旭威号失去了船头的三角帆,加上甲板一片混乱,第一桅的操帆手几乎全都逃了,以至船速立刻缓了一缓。
郑渡此时哪里还有胆子恋战,慌忙四下观望着,想寻找空隙脱身之际,侧后方又是一阵火炮轰鸣——邵武号追上来了。
海盗船随之剧颤,艉楼和右舷各中了一发十二磅炮,虽没击毁船舵或桅杆之类的重要设施,却造成了不小的人员伤亡。
这些海盗说来嗜血如命,其实就是些乌合之众,骤然遭到猛击,此时只会惊惧乱喊,全然没了统一指挥。
由于两侧都有大明战船,旭威号的炮手也如没头苍蝇一般,左舷一炮右舷一炮。却无奈漳州号和邵武号都不是它装备的大炮所能对付的。
施琅眼见突然冒出来的海寇竟然还在“殊死顽抗”,皱眉命令道:“让抚州号和那几条轻护卫舰也围上了,尽快击毁敌船。”
“是!”
一发链弹从郑渡头顶飞过,准确地将旭威号的主桅杆砸断。
郑渡像是丢了魂一般,傻愣愣地望着周围两大四小的六条盖伦战船,心中只有一个问题在不断翻腾——我究竟是得罪了哪路神仙?
他的侍卫见状,忙用力拉着他的胳膊摇了摇,“大当家的,现在要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升白旗,乞降……”
又一个多时辰后,邵武号上,施琅的副官来向他禀道:“将军,最后一条逃走的海寇船已被吉安号擒住。”
施琅点了点头,这场意外的遭遇战结果却不意外,水师干净利落地击沉了两条敌船,生擒三条。
但最令他在意的是,这些海寇竟然有一条二百六七十吨的盖伦战船,难不成是和兰人?
他对副官道:“贼首可擒到?”
“回将军,擒住了。还是‘老熟人’。”
“哦?是谁?”
“郑渡。还有洪旭。”
“有意思,给我带上来。”
“是!”
……
南京。
紫禁城,文华殿。
“九十二万两?”朱琳渼望向施琅,大喜道,“这一趟获利竟如此之巨!”
施琅揖道:“陛下有所不知,此番末将在归国途中竟遇一不开眼的海寇,须臾破之,缴获了三条船,并在其巢穴中起出了十八万两白银。若非从倭国买了不少铜矿,必能带回百万两以上!”
(ex){}&/ “好。”朱琳渼闻言取出早已备好的一份手谕,吩咐道,“着水师派船火速交予戴修远,不得有误!”
“末将领旨!”
施琅接过那手谕,忽而又想起了什么,拱手道:“对了,陛下,末将还有件要紧事儿要禀奏。”
“快说。”
“陛下还记得方才末将说路遇海寇之事吗?”
“嗯,那又如何?”
“末将生擒了那海寇头领,竟是郑渡和洪旭两个奸贼。末将令人严加拷问,那洪旭受刑不住,竟说出件天大的事情来。”
施琅望了眼天子,接道:“他供述东番岛上的红夷曾与建虏勾连,相约一同夹击我水师。
“红夷与我朝表面谈和之后,多尔衮因此事问讦红夷,夷人对曰,其与我朝只是诈和,暗中正从海上某属地调来大量战船,欲偷袭于我。
“按其当时所说时日来看,眼下那些战船多已接近东番。夷人或在半月到一个月后便要发动。”
朱琳渼双眼微眯,他虽料定和兰人不会轻易善罢甘休,却没想到会这么快就汇聚了舰队,准备动手偷袭。
若没有施琅这次意外带回来的消息,虽说水师也不至于便被击败,但陷入被动却是很有可能。
“这些和兰人!”他冷声道,“我还没去找他们麻烦,他们却要挑事儿。行啊,正可趁此机会,尽灭其舰队,顺势收复东番!”
施琅颇为凝重道:“陛下,那洪旭还供述,红夷所调的战船中,有一条名为‘多什么雷号’的,备有近五十门大炮。末将据他描述,估算此船或有八九百吨之巨,却不可小觑啊。”
“和兰人是要拼命啊。”朱琳渼却不甚惊讶,反而微笑道,“尊侯可知道,你去倭国期间,我们的绍兴号亦已下水。八百吨,五十四门炮,船壳九寸。大木亲率了数百水手在崇明附近操练多时,此时当已能顺利操控了。
“若是和兰人有胆子,就尽管袭来,我保教他有来无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