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之崛起1646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一十八章 指东打西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钱澄之、唐宪等几个名字成了近来在大明官场上提及率高得惊人。

    “王大人,您可听说那个钱澄之被授了长沙府同知的事儿吗?”

    “怎能没听说呢?去年底的新科进士第四十五名,不到而立之年就放了六品大员。”

    旁边有人插道:“诶,我听说他就因为上表支持皇上征士子的税,才得平步青云的。”

    “可不是,我在吏部的同窗说,这次前后有八十多人得了湖广实缺,皆是此次自愿纳粮的。”

    沉默了片刻,那王大人义愤道:“最可气的便是唐宪、范良进那几个家伙,前一日还假惺惺地反对纳粮,隔天就上表向皇上服软!结果都得升迁,还是放去了岳州一带。”

    几人眼中都流漏出气愤又羡慕的神色。

    一人试探道:“若是如此,我等又何必这么僵着?也上表纳粮,或许同样能更进一步。”

    “林监丞,如今湖广实缺已尽,此时再上表又有何用?反倒是得罪满朝同僚,您看看唐宪、范良进他们,这几日都被骂惨了……”

    “他们头一拨支持皇上的已将好处分尽,现在跟进有害无益。”

    一群人皆是点头,是啊,好容易众志成城堵住了皇上收大家税的念头,怎能被这么点儿甜头所分化瓦解?更何况现在甜头已经被分光了。

    正在此时,有人匆匆赶来,“诶,王大人、林大人、傅大人……你们都在啊。”他压低了声音,“我刚才听到消息,吏部将侯茂义、安玉才等二十多人调往湖广任职。”

    “不对啊,”林监丞皱眉道,“他们可是反对纳粮喊得最欢的那几个,难道也学唐宪等人向皇上低头了?”

    “不是,”来人喘着气道,“侯茂义封了靖州同知,安玉才是临口通判,孙平是镇远知县……总之,都是些鸟不拉屎的地方!”

    其他几人都惊慌地对视一眼,这明显是皇帝要向反对纳粮的朝臣发难了!他们心中都是一个想法,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了?看来往后即使要反对对士子征税,也不能跳得太高了,谨防变成了出头鸟。

    很快,这一群人便各怀心思,离开腾盛楼的雅间散去了。

    南京西郊的一处凉亭里,黄景昉与几位朝廷重臣围坐一圈,似是在品茶观景。

    (ex){}&/  两日后。

    朝会。

    首先自然是北伐备战之事,这是国家大义,谁也不敢怠慢。

    随后,朱琳渼笑眯眯地将曾剑、徐尔路、姚启圣、方以智等自愿缴税的官员夸奖一番,连同唐宪、范良进等人也都带上了。

    他一番话说完,当即就有朝臣“例行”反对,理由还是先前那一套,“成例不宜擅改”“清单、丈量田亩影响北伐”“日后徐徐图之”等等。不过站出来的人明显比数日前少了很多,看来一连串的“胡萝卜和大棒”还是有些功效的。

    便在此时,刑部郎中何胜却站了出来,高声道:“陛下,臣有本奏。杨阁老数日前未与吏部商议,便急调户部员外郎于永蔚往湖广任职。于大人原先负有督调广德粮草之责,事出突然,以至数千石粮草被延误三天。臣以为,杨阁老此举甚为不当。”

    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这何大人是疯了?竟敢对杨首辅发难?!

    但众人立刻便想到,传闻杨廷麟亲自将侯茂义、安玉才等反对纳粮的人调去了靖州之类的鬼地方。

    看来,有人要对“纳粮派”动手了!

    果然,又有人出列道:“臣也有本奏。去年腊月,杨阁老违制将云南布政使司都照龚熙乾调入大理寺……”

    “陛下,安玉才安大人素有腿疾,如何能任临口通判?杨阁老此番调派恐大为不妥……”

    “臣有本奏……”

    杨廷麟苦不堪言,站在一旁也无以反驳,心中只盼着天子能说一句“这些人调去湖广是朕的意思”。

    然而,朱琳渼却只是摆手道:“啊,这些稍后再说。我这儿还有件要紧事。”

    他望向文华殿前的朝臣们,朗声道:“户部理商司近来所承事务极多,又负重则。故而朕决定,即日起改理商司为商部,与吏部、户部等其他七部平齐,设大明第八部。

    “由原理商司郎中黄宗羲暂任商部尚书。着内阁、吏部、户部尽快施行。”

    朝中诸臣皆是一愣,虽说设商部之事早有传闻,但为何此时突然就冒了出来?

    杨廷麟、张沧海以及一应内阁大佬忙出班揖手,“臣,遵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