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吴争叹道:“这也是此战关键,必须以命换命。我军没有骑兵,没有红衣大炮,无法及远,只能引鞑子近前厮杀。可鞑子不蠢,只要能近前,必定依仗骑兵速度,对我军进行袭扰,绝不肯面对面决战。之前下官在始宁镇得手,无非是凭借地形之利,真要是在象此处官道上对战,恐怕下官早已身死多日了。”

    魏文远点点头道:“吴千户说得对,想要歼灭这股敌军骑兵,只能以命换命,否则无法引得鞑子入瓮。”

    廖仲平不明白,“怎么个以命换命?”

    吴争解释道:“就是把一支偏师作为诱饵,引鞑子骑兵对之进行包围,甚至歼灭。这样,在战斗时,鞑子骑兵的速度就会慢下来,再由设伏主力对其进行突击。”

    廖仲平倒吸一口凉气,他无法想象这种残酷,他从没有打过这种仗。

    其实魏文远也没打过这种仗,听是听过不少,可真犯到自己手上,这心却是硬不起来。

    “这支偏师人数不能太少,少了鞑子就会觉察是诱饵。”

    “至少得五百人之上。让鞑子认为就是主力或主力之一部。”

    “同时这支偏师必须有一定战力,至少抗住鞑子一轮进攻,为远处埋伏的主力突击赢得时间。”

    你一嘴,我一言,三人都说出了此战的重点。

    但三人又沉默下来,谁来担当这支偏师的任务?

    吴争是真不愿意,这是明显找死的事,自己还有大事要做,这活接不得。

    魏文远也沉默,之前一战,他麾下三千人已经折损近千人,这种程度的战损,已经令魏文远无法向王之仁交待。

    坚持歼灭这股鞑子,一是为了报仇,二是为了对王之仁有个交待。

    而廖仲平根本就开不了口,他麾下总共六百多人,之前一战,伤亡过半。

    就算想勇敢承担,人数也不够,当然了,廖仲平心中同样没有这种找死的觉悟。

    可有人愿意。

    “我去!”

    我去,不是后世的口头禅。

    而是说,我愿意去死。

    三人齐齐回首。

    挨完了四十杖的钱翘恭直直地立在那。

    吴争狠狠地瞪了远处沈致远一眼,这厮又放水。

    (ex){}&/  “谢大人!”钱翘恭有些意外,意外的不是吴争同意自己去冒险,而是吴争将他的嫡系,也扔进了这场凶险的游戏。

    魏文远的脸色很难看。

    廖仲平的脸色同样难看。

    可二人的难看不一样。

    廖仲平是自惭形秽。

    魏文远不仅自惭形秽,更有一种被忽视的愤怒。

    可魏文远没有办法,因为他需要向王之仁负责。

    如果由他麾下明军来担任这次冒险,一旦再次折损,恐怕王之仁会宰了他。

    但不可否认的是,二人的目光中,绝对有钦佩的成分。

    这不是上官对下属的钦佩,而是人对人之间,军人对军人之间的敬佩。

    你敢死,我……不敢!

    简单,却……扎心!

    这时,有信使来报,监国鲁王殿下急召魏文远、廖仲平、吴争三人。

    ……。

    这场仗,明军算是倾尽人力、物力,从上而下,没有人出错。

    可以说是上下一同地对敌。

    但结果依旧败了。

    魏文远、廖仲平两部伤亡近千人。

    可鞑子骑兵留在战场的尸体,仅六十三具。

    甚至在最后撤退时,带走了伤员和伤亡者的战马。

    几乎可以说是从容离去。

    这很令人……刺痛。

    不管是士兵还是主将,乃至监国朱以海。

    就在魏文远、廖仲平、吴争三人在商议如何歼灭这支鞑子骑兵的时候。

    就在钱翘恭慨然自荐、甘冒凶险的时候。

    监国朱以海再次有了转进的念头。

    他甚至忘记了,刚刚在半天前,还是他亲自下令斩杀了一个谏言转进的吏部郎中。

    从“敢言转进者斩”,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几个时辰里,朱以海的脑袋里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旁人不得而知。

    但很清楚,朱以海是真得要撤退了,他甚至已经派人与肃虏伯、舟山总兵黄斌卿联络,打算托庇于黄斌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