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谢书友“缘醒”投的月票。
披头散发的陈胤文哭丧着脸道:“殿下,学生确实是有要事禀报。”
“谁也没拦着你,说就是了……来人,替他找个软垫,啧啧。”吴争的啧啧声,更令陈胤文欲哭无泪。
陈胤文乞求道:“请殿下摒退左右。”
吴争一怔,看了眼吴小妹,吴小妹往屏风后退去。
“现在可以说了。”
“是。学生是受人之托,前来杭州府与殿下结个善缘。有道是山水有相逢……。”
“谁?”
“啊?……是学生的岳父大人。”
“谁?”
“呃……殿下放心,学生岳父和学生对殿下并无恶意。取汉袍江北专营权,与你我双方都有益处……。”
“谁?!”
“这……不瞒殿下,学生岳父乃……亨九先生。”
“亨九先生?”吴争初闻有些熟悉,一转眼大惊,冲口而出,“洪承畴?”
“咳……正是。”
吴争愕了许久,突然呵呵笑了一声,“怎么,你岳父的意思是,想弃暗投明、反正?”
吴争的这一声,带着赤果果地讥讽。
这让陈胤文尴尬万分,“学生岳父并无此意。”
“那是为何?”
“殿下容禀,学生岳父的意思是,江南江北同为一脉,如今又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只要不牵扯到军政机密大事,双方完全可以……咳,互通有无。学生岳父说,这也能使得双方减少误判,避免暴发战争,这也是造福江南江北两岸百姓的善事。学生此来,家岳父特意嘱托学生,要向殿下说明,这不是家岳父一人的意思,而是北面许多重臣的意思。”
吴争明白了,这就是那批人的嘴脸。
见义兴朝硬撼了清军三十万大军的强攻,他们突然发觉,义兴朝在浙东立稳了脚跟,且有壮大之势,于是,心思活泛起来了,想着左右逢源,两相不得罪。
他们派陈胤文携款前来,其实用意无非是投其所好,知道吴争缺银子,卖个好的同时,还能垄断江北汉袍的销售途径,随带着赚笔不菲的银子,既讨好了吴争,又不耽误赚银子,还为日后左右逢源打下了基础,可谓一石三鸟啊。
(ex){}&/ 一两不嫌少,一百万两不嫌多,不管拿来多少,填坑往往依旧不足。
吴争眨着眼睛,脑子飞快地转动着,“那成……对了,以后每月结算,须用北方等值矿石、煤炭、粮食交换。”
“成。”
“因原材料、人工工酬变化,汉袍的价格浮动决定权在织造府。”
“成。”
吴争怒了,这太不给面子了,什么都成,总得有不成的吧?
“吴淞新城人口不足,你们不得阻拦江北百姓向新城移民……须提供必要的方便。”
“这……。”
吴争心头一畅,总算是有你小子不成的事了。
陈胤文确实没有这个权力,他撩了撩因方才二十棍散乱下来的头发,迟疑道:“殿下,这事已经涉及朝政,非学生可以作主的……须传信回去请示。”
吴争舒畅地挥挥手道:“不急,回去请求吧。”
“学生告退。”
“唔……。”
……。
陈胤文一走,吴小妹和马士英从屏风后转了出来。
吴小妹急道:“哥,有钱不赚是傻子,每月百万两的生意,可获毛利至少五、六十万两,你那么缺银子,为何不答应?”
吴争笑了笑,看向马士英道:“老马,你怎么看?”
马士英想了想道:“我也认为可以答应,这只是口头协议,并无任何文字留下,对方也不过是求个心理安慰,不管以后怎样,先赚到银子再说,大不了到时一拍两散,该怎样还怎样。”
吴争“唔”了一声,道:“既然你们都认为可行,那就照办吧……先拖他们几日,别让他们觉得咱们上赶着。老马,你且先在郡主这帮衬一些日子,记住,这事别和大将军府扯上关系,仅仅是织造府的生意。”
“是,我记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