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榔坐在上首,宛如木雕般听着下方各个部门和行省的负责人,相继上前,在众目睽睽之下,做着自己衙门这五年的工作报告。
然后在内宰相们的议论声中退下
这五年来,大明的发展速度不愧为不迅速,无论从哪个方面而言
首先是财税方面,其实从光烈八年到十年,这三年间,朝廷整体的财政一直处于小规模亏损和赤字状态中。
倒不是说有什么财政危机,一方面是要还之前的国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北方恢复的持续巨额投入。
只是三年间,朝廷为了迁移户口,安置流民,赈济灾荒,组织生产,修缮水利,耗费钱粮数以千万计。
而且还相当大方,对整个北方各省,免税一年,半税一年。
这还只是整体,如果是刚刚安置的流民或者移民,先是免税两年,然后半税三年。
直到光烈十一年,随着北方各省免税期过,开始征收半税,财政才算是逐渐有了富余。
这也是为什么一直拖到光烈十三年才向东南亚动武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北方的恢复速度,比朱由榔想象中要快
直到光烈十三年,北方各省钱粮都可以自给,在无需供养京师的情况下,甚至有不少盈余。
在人口上,随着流民的编户,五年间,全国在册人口有了一个爆发趋势,从四五千万,迅速朝着六七千万飙升。
按照朱由榔从各个统计数据中的估计,此时大明治下的百姓,总数应该在七千万以上,八千万以下。
当然,由于人口普查技术的落后,这些人口不可能全部统计出来,大概八分之一左右的户口很难统计得到。
不过这已经相当不错,起码比起以前几次的户籍清查,进步了很多。
北方各省,包括辽宁,不含安北都督府,大约有三百六十万户,一千八百万口,只有南方的三分之一。
但比起战争刚刚结束,河南、陕西等地赤地千里的情况而言,朱由榔已经很满足了。
这些为以后的北方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果想对西域用兵,从江南运粮的话,到甘肃、漠西、漠北等地,损耗率恐怕不会低于八成,所谓“千里馈粮,士有饥色”就是这个道理。
尤其是西北,还没有漕运可用,必须得马骡牲畜慢慢运上去。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得先把陕西、山西、河南等地经营起来
再说,要是这些地方都是赤地千里,就算把西域打下来,也不可能守住。
这次旱灾,虽然也引起了朝野议论,但大家并未太多担忧
说起来,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小冰河期的威力并不会因为朱由榔是个什么圣主明君就有所偏袒。
和崇祯年间一样,这些年各地自然灾害同样不绝
前年就有江西洪涝,后又山东蝗灾,今年又是两地旱灾
只不过摊上一个管事的朝廷,管事的天子,虽然同样是灾害,但情况总归不会太恶劣。
朝廷一直将维持各地农业生产恢复,看做重中之重,在这一点,什么新政都得让路。
挣银子有什么用?能吃吗?
好在度田以后,再加上向北方的大量移民,大明国内的土地矛盾大大缓解,至少在二三十年内,都不至于到达明中期那种兼并程度。
更重要的是官绅一体纳粮,朝廷可支配的粮食大大增加
对于救灾也就更加游刃有余
-------------------------------------
财部的报告,是最为慷慨激昂的,财部尚书曾樱是张同敞的得力干将,颇为激动地向着一种君臣,展示了这几年财部的成果。
财政收入达到每年五千万元,银行已经从沿海几个城市扩展到了半个江南,吸收存款不下两亿。
相较而言,随着北方经济恢复,不需要更多的大额投入,支出减少,光烈十二年财政盈余一千二百万,是个不小的成就。
当然,钱存在府库并没有什么用,既然今年盈余这么多,那么相应,明年就可以增加支出,很多过去搁置的政策、工程都可以再次上马,可能军费也会有所增长。
钱,总是花出去才有意义
财部对于审计工作,落实的很不错,让上首听报告的朱由榔频频点头。
张同敞只从入以后,在朝中可谓炙手可热,现在都有不少人私下议论,瞿式耜致仕后,张同敞很有机会更进一步,就算不是首辅,也是次辅。
虽说张同敞在臣中最为年轻,不过四十出头,但毕竟天子也才三十多岁而已,军中第一人李定国同样也才刚满四十。
故而,虽说报告要交由都察院审议,但院中不乏想向张同敞示好,不吝惜溢美之词。
但接下来,都察院和审计署的报告,就让人高兴不起来了。
左都御史严起恒板着一张脸,摊开奏章,口中朗声而出的内容,却是让不少人心惊。
在过去五年里,都察院共受理贪墨、渎职及其他案件,共四千八百余起,且有实据,最后终审的,有一千六百余起。
这个数字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严起恒却指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
那就是从光烈八年起,到光烈十二年,这些职务犯罪的数量,是在飞速增长的。
光烈八年共定案一百五十起,到了光烈九年,这一数字就涨到了两百一十五起。
到了光烈十二年,更是飙升到了五百一十起。
而据严起恒所言,光烈十三年,仅是前半年,就已经有快三百起了,很显然,今年这一数字必然突破六百。
这个增速比大明的经济恢复速度还要快
当然,这也是朱由榔意料之中的事情
战争结束了,人心思定,有些事情自然也就会迅速滋生
尤其是施行新政的情况下,随着海禁开放,官绅一体纳粮,还有国债,国有企业,银行等等跟钱粮打交道的行当,天然就是滋生腐败的土壤。
只是,朱由榔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势头会来得这么快,这么猛
这些数据其实他早就知道了,甚至由于中书署的存在,他知道得远比严起恒他们要详细。
这次开诚布公的让严起恒提出来,就是给所有人提个醒
朱由榔重视新政吗?当然重视,但他也明白,新政其实远比过去的朝廷政策,更容易滋生腐败。
历朝历代的改革大多如此,如王安石变法,起初同样严谨,同样是为了开源节流,但这些和财政、钱粮紧密绑在一起的各种政策和衙门,一旦失去控制,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蔡京当年就是名副其实的新党魁首!
许多新法,在王安石和宋神宗、宋哲宗等还算能握住船舵的人走后,迅速就蜕变成了党争以及投机官僚攫取利益的工具。
类似的还有张居正改革,在其死后,一条鞭法反而成为了百姓负担,除了能让国库在满足上下官僚吏员胃口后,获得微薄进项,几乎无有利处。
后世洋务运动、清末改革何尝不是如此?原本作为国家根底的工商企业、乃至舰队新军,都变成了各个利益集团趁机分食的血肉。
只要在屋子里发现了一只蟑螂,就证明蟑螂已经快挤不下了。
即使是乐观估计,这些违法现象的实际数目,至少是都察院这里能统计的四倍到五倍以上。
可以说,整个大明,四分之一以上的官吏,或多或少,都是不干净的。
当然,朱由榔也不是不知世情的愤青,有些事情,不可能全部清查得干净,这是客观事实。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纵不管,至少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biνne
这个道理,朱由榔是明白的
严起恒和他的老上司陈子壮性格颇似,为人严肃,一板一眼的大声朗读。
一个个令人惊骇的数字从他口中冒出
院内鸦雀无声
但坐在首位的朱由榔依旧肃穆,而他心中,对于接下来的人事安排,尤其是首辅却是已经确定了。
其侧,掌管都察院的陈子壮正襟危坐,静静看着院中大臣们的反应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星星阅读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
御兽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