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代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三三四章 踪迹(二合一)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蒙山西北山边,夕阳下山,暮色四合,李徽召集大春大壮等人在幽暗的林子里轻声商议。
    不久之前,众人发现了山下一座集镇,并且发现了集镇东边的河边草地上有大量的战马正在吃草,李徽认为事情不简单。这样偏僻的地方,怎有数量众多的骑兵出现,显然是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听了李徽的分析,众人面面相觑,也都紧张了起来。
    赵大春道:“郎,既然如此,我们得心。今晚我们绕过这里便是,可不能被他们发现了我们的行踪。”
    郭大壮瓮声道:“你怕什么?咱们能被他们吓到?正好抓几个来问问萼姑娘的行踪。或许他们知道萼姑娘在哪儿。”
    大春没好气的道:“抓个屁。暴露了行踪,郎岂不是有危险。你长脑子么?咱们死了不打紧,郎可不能出事。”
    郭大壮挠挠头道:“那你说怎么办?”
    大春道:“我知道还问你么?”
    李徽苦笑着制止他们拌嘴。大春大壮两人从吴郡跟随自己直到今日,虽然已经都升了将军,但两人其实也没有什么长进。这当然不是他们的错,两人天生憨直,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过这十多年来,两人可是忠心耿耿,把李徽保护的很好。
    李徽其实也无需他们出主意,他只是告知众人此事,让他们明白眼下的情形而已。真正的打算他已经想好了,只需布置任务便可。
    “你们听着。这些骑兵出现在这里,显然不同寻常。我怀疑,他们也许和萼姑娘有关,或许是追赶萼姑娘到此。我们此番前来,正是要找到萼姑娘。眼下当然不能放弃,所以我打算今晚去集镇里打探一番。”李徽沉声道。
    众人吓了一跳。大春头摇的像是拨浪鼓,瓮声道:“不可,不可,绝对不可。郎不能冒这样的险。这要是被他们发现了,那可如何是好?不成,绝对不成。”
    其余亲卫也纷纷道:“是啊,这么做太危险了。即便要打探,也该我们去,大人万万不能亲自去。一旦出了事,我等岂非百死莫赎。”
    李徽摆手道:“莫要大惊怪的,天黑之后我带两位兄弟悄悄从山边摸进去便是。我已经观察的情形,镇子南边靠近山脚下有户人家,距离镇子中心起码百步。那些骑兵住在镇子里,只要心些,便不会被发现。再说了,即便被发现了,我也可第一时间上山进林子里,天黑林深,他们又能如何?而且,大春大壮和剩下的兄弟可以在山边接应我们,一旦闹将起来,便以手雷火器招呼他们,他们必不敢追。”
    众人听着觉得有理。确实,天黑之后,凭他多少骑兵兵马,想要进山追人还是说说而已。
    “郎,那里可干万心。大壮,一会多背些手雷,若是发生了状况,咱们便炸的他们哭爹叫娘。”大春道。
    大壮点头道:“放心吧,一会我把两篓子手雷全背上。”
    李徽微笑点头,随即再嘱咐了几句,做好了沟通。告诉他们不要轻举妄动,除非自己发出焰火求救,否则他们绝不能轻易暴露。
    天完全黑了下来之后,众人吃了些干粮喝了些清水,便在林子里躺下歇息,等待时间。期间,几名亲卫在山边瞭望镇子里的情形,等待镇子里的兵马安静下来,那时才是最好的摸进去的时机。但直到初更过了,镇子中心位置还是篝火燃烧着,一堆人马还在喧嚷,并没有歇息。
    李徽决定不再等待下去了,对方是数百人的骑兵队伍,必有值夜之人。今晚也许是轮流歇息,等到天亮也未必能够安定,索性不等了。
    众人从林子里出来,心翼翼的顺着山边往前走。翻过了一道山梁之后,下方的情景尽收眼底。四野沉沉之中,集镇中的篝火分外显眼。夜风谁来人马的喧哗之声飘忽不定,镇子里的兵马尚未入睡,还有不少黑影游荡在集镇东西的道路上。
    李徽叫了两名亲卫跟随自己下山,命大春大壮和其余几名亲卫就在山梁上守着。一旦发生危险,自己便会撤回山梁之上,而这里是极好的阻击敌人的地点。手雷扔下去,下边的兵马必站不住脚。
    三人顺着山梁心翼翼的爬了下去,因为并非正路,所以山坡上石头嶙峋荆棘杂树很多,甚为难行。在山坡下方位置,还有一片杂树林木,穿过了这片林木之后,便是一片野草山坡了。抵达了这里,便已经可以顺利到达山脚了。
    李徽傍晚时分看到的那座茅舍正是位于山坡下方的那座。夜色虽然昏暗,但是也很好辨认。不久后,三人摸到了距离茅舍不远的位置,而这里已经能够清晰的听见不远处集镇中敌人的说话声了。
    这座茅舍是三间低矮的正屋,带着前后的篱笆院,是标准的普通百姓居住的房舍。院子一侧有几条菜畦,还有一个简易的低矮草棚。为了防止院子里养着鸡犬之类的家畜,叫起来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李徽摸了一块石头丢进了院子里。
    石头在院子里滚动着,但并没有引起任何的动静。李徽放了心,无声打了个手势。两名亲卫上前纵身一跃,便跃过了篱笆围墙进了院子,之后打开院门,让李徽进了院子。三人轻手轻脚来到廊下,站在廊下屏息静听屋子里的动静。
    屋子里没有声音,主人家似乎已经熟睡。李徽一摆手,一名亲卫上前用匕首插入门缝之中轻轻拨弄,但听得吧嗒一声响,门栓被拨开。李徽上前轻轻一推,门是开了,但是可能是太过陈旧之故,发出了吱呀呀的摩擦声,声音甚为刺耳。这声音惊动了东厢房中熟睡之人,淅淅索索的声音响起,伴随着苍老的咳嗽声。
    “老东西,又忘了栓门是么?门好像被风吹开了。你可真是老糊涂了。”一个老妇人的声音传来。
    “我记得我栓了门的,怎地开了?是不是猫儿在闹腾?这几天有夜猫在家里闹腾。”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
    “猫儿会开门么?明明是风吹开的声音。快去关了门。这一天天的,真是闹腾的很,想睡个好觉都不安生。白天这帮天杀的兵跑来镇子上闹腾,家里的大芦花鸡也被他们杀了吃了。可怜我的大芦花鸡,每天那么乖的下蛋给咱们吃,却被这帮天杀的给杀了。天杀的,希望他们烂破肚肠。”妇人说道。
    “嘘,别说啦。要是教他们听到了,可了不得。镇子东头老张,今日被那些人去家中抓鸡,就说了几句便挨了一脚,差点被踹死。咱们这老骨头,别说踹一脚。便是打一巴掌也得散架。哎,自认倒霉便是,听说明日他们便进山了,那便安生了。这世道,也不知那天是个头啊。我去关门去,你躺着便是。”
    屋子里传来床铺的吱呀声,老头的咳嗽声和踢踏的脚步声。房门打开,一个佝偻的身影从房里出来,嘴巴里不知嘟囔着什么,慢慢的摸黑到大门口来,摸索着将门关上,上了栓。
    就在那老者叹着气往房里走的时候,他的嘴巴突然被一只有力的大手捂住了。然后身子腾空,整个人被提了起来,腾云驾雾一般的进了厢房。
    “走那么快作甚?心些,莫摔着你。”床上的老妇人叫道。
    火折子噗噗的闪耀着,桌上的油灯被点亮。昏黄的光线慢慢的亮起。
    床上的老妇人坐起身来眯着眼道:“干什么点灯?香油不花钱么?”
    说了这话之后,她突然闭嘴,呆呆的看着站在屋子里的几个黑影,以及同样目瞪口呆的被一把匕首顶着脖子一动不敢动的丈夫。
    “你……你们是……军爷,我老婆子嘴贱,不该骂你们,你们大人大量,莫要生气……别杀我们。大芦花吃了便吃了,我们还有一头猪,藏在了山坡上的草洞里,明日我们献给军爷打牙祭,求军爷莫要伤害我们。”
    老妇人滚落下床,连连作揖求肯起来。
    李徽摆了摆手,低声道:“二位莫要惊惶,我只是路过之人,不是镇子上的官兵。”
    老妇人一听更加惊慌了,忙道:“三位大王,你们要什么尽管拿。坛子里还有两升米,要不你们拿走。家里也没什么值钱的,你们看上眼便拿走就是。只求饶了我们性命。”
    李徽苦笑,这老妇人又将自己三人当做山大王了。
    “二位老人家,我们既不谋财,也不害命,只是路过此处。见镇子上有官兵,也不敢从镇子里过,所以便想找人问问。因为怕你们声张,所以才偷偷的进来。实在是抱歉的很,多有得罪。还不放了那老丈,匕首抵着他作甚?这位老人家,你也快起来。”李徽温言说道。
    亲卫放开了那老丈,那老丈松了口气,他倒是胆子大些,上前扶起老婆子道:“还不沏些茶水招待客人,不要怕,他们不是强人。”
    老婆子连连点头,手忙脚乱的要去沏茶。
    李徽微笑道:“不必劳烦了,我们不渴。我们只是来打听一些事情,打听清楚了便走,二位老人家不必害怕。老丈请坐,我只问你些事情。”
    那老丈忙作揖道:“请问便是,但我们知道的,一定告知。”
    李徽点头道:“敢问老丈,贵宝地是什么地方?”
    老丈忙道:“哦,我们这里叫做青石镇,旁边那条是青石河,所以叫这个名字。”
    李徽点头道:“不知何县所辖?”
    老丈拱手道:“我们属于武阳县所属,从咱们这里往西一百里都属于武阳县所属。”
    李徽微微点头。泰山郡北有泰山南有蒙山,属于山地极广之郡。地广人稀,县域很少。这武阳县也是和琅琊郡交接的边镇县之一。
    “镇子里那些兵马是些什么人?本郡兵马么?这里平素兵马常来么?”李徽问道。
    老丈摇头道:“倒不知他们是什么兵马,我们这些百姓怎知这些。我们只知道他们昨日才到达这里,听说是从西边来的。咱们这里荒山僻壤的,怎有兵来。武阳县的县兵也都不常来,除了征粮征兵之外,几个月也不会来一趟。”
    李徽道:“他们有多少人?”
    老丈想了想道:“约莫有三四百人之多吧。”
    李徽再问:“你可知道,他们来此作甚?”
    老丈道:“听说是追什么人而来。”
    李徽心中一动,沉声道:“追谁?”
    老丈皱眉道:“似乎是追一个受伤的女刺客什么的。具体情形,老汉我也不清楚。只听说,咱们镇子上的周东家跑去招惹来的这些兵马,害人不浅。”
    “周东家是谁?那又是怎么回事。”李徽忙问。
    “周东家是咱们这里的大户,这青石河周边的良田都是他家的。咱们都种着他家的地。他还经营着一家医馆,周东家略通一些医术,平素咱们吃药看病也只能去他那里。听别人说,前几天镇子上来了个女子,身上受了伤,可能是撑不住了,从山里出来到镇子上买药。去的便是周家医馆。周东家恐怕是知道上边在追捕女刺客的事情,便跑去县城禀报了此事。这不,这帮兵马便来了。哎,你说,何苦如此?招惹了这帮兵马来,镇子里被搞得乌烟瘴气的,家家户户遭殃。那也没办法,周东家族里有人在大燕当官,他们当然是一条心。只是我们这些人遭殃,被他们祸害的不轻。”老丈叹息摇头道。
    “可不是,我家大芦花被他们给抓了吃了,一天生一个蛋的大芦花……”站在一旁的老妇人插嘴道。
    老丈忙制止她道:“孩儿他娘,怎么又提这事儿。吃了便吃了就是,快别提这些了。”
    李徽微微点头,沉吟思索。根据这老丈所言,事情已经很清楚了。青石镇这些兵马不是无缘无故的来此,而是发现了他们要追的人的行踪。那个女刺客,很有可能便是萼绿华。如果属实的话,那么萼绿华应该是受了伤,而且是不轻的伤。她自己精通医药之术,又武功高强,一般的伤势也难不倒她,自己便可医治。但逼得她出山来到这镇子里寻药,必是她自己也难以医治的伤势。
    如此看来,局势相当的严重。一个重伤之人,独自在山野之中,又被发现了行踪,那可是极为危险之事。
    “如此看来,这帮人是要进山抓那女刺客是么?他们何时进山?怎知女刺客在何处?”李徽皱眉问道。
    那老汉道:“是啊。听说他们明日一早便进山搜捕。周东家的意思是,那女刺客伤势很重,走不远。而且那周东家也没给她对症的药,偷偷换了几种药,她的伤势不会好转,必然是走不远的。她若躲在山里,也没其他地方可去,估摸着必在隔着两座山的野人山左近停留养伤。因为这左近几座大山区域,只有野人山那里有个山泉溪。其他地方没有水喝,她又走不远,根本活不成。当然了,这只是推测。”
    李徽闻言,既恼怒又为萼绿华担心。萼绿华如果没受伤的话,自然不担心这些。她餐风饮露过惯了山野生活,自有取水解渴的办法。但受了重伤便不同了。可恨的是那个周大户,居然换了几种药物,给她不对症之药,这不是治病,而有可能加重伤势。着实可恶之极。
    “多谢老丈告知,我三人路过此处,不想惹麻烦,故而叨扰相询。现在知道了情形,便不打搅二位了。告辞了。”李徽站起身来拱手道。
    那老丈忙道:“哪里哪里。我观三位客人不像是本地之人吧。这么晚了,三位要是不嫌弃的话,可在寒舍歇息一夜。不过明日一早就要离开这里,不然被那些兵马发现了,恐怕要有麻烦。最好明日一早远离此处,免得惹来是非。”
    李徽呵呵笑道:“多谢老丈,不过我们还是此刻便离开的好。我们可不想惹麻烦,更不想给你们带来麻烦。告辞!”
    李徽等人举步往外走,那老丈夫妻端着油灯跟着送到廊下。李徽忽然停步,一口吹灭老丈手中的油灯,低声道:“心些,可别把那些官兵引来了。”
    老丈连连点头道:“正是,正是,是我老糊涂了。几位好走。”
    李徽三人出了茅舍庭院,往山坡上走了数十步,李徽打了个手势,三人迅速躲藏在一丛灌木之后。
    “你们去茅舍外盯着他们,以防他们告密。若他们前往镇中报信的话……便杀了他们。”李徽低声道。
    两名亲卫点头应诺,折返回去,潜伏在茅舍前后的黑暗中。茅舍中的老夫妻显然并没有什么不轨的打算,李徽等人离开后,老夫妻两人连忙栓了门回房上床,两夫妻相对而坐,惊魂未定。别说去报信了,吓得动也不敢动了。
    他们显然知道,这突然冒出来的三个人颇为诡异。半夜三更的在外边乱走,显然不是什么普通百姓。一会又担心说了那些话会惹来灾祸,一会又怕他们会去而复返,战战兢兢根本不敢入睡。两夫妻低声商议了,明日一早便进山躲几天,免得惹来无妄之灾。
    李徽等人在茅舍外守到三更时分,镇子里的燕军骑兵也安静了下来,老夫妻两人也在没有任何的动静,这才招呼两名亲卫回来。防人之心不可无,李徽可不敢完全信任那两夫妻,这是在燕国境内,这些百姓都是燕国之民,可未必值得信任。万一他们转头便去报信,岂不是惹来麻烦。本来为了确保万一,应该将这老夫妻杀了或者是捆绑起来关到某处,避免己方行踪暴露,但李徽显然下不了那样的狠手,只能在外边观察守候,以策安全了。
    回到山梁之上,大春大壮等人等的心焦。见李徽等人平安而回,才放下心来。
    李徽召集众人告知了探知的消息,众人都认为那女子必是萼绿华。众人连忙商议对策,大春大壮都觉得,要连夜去野人山寻找萼绿华为好。若赶在对方抵达之前找到萼绿华,便可确保萼绿华的安全。
    但李徽觉得,并不能保证萼绿华便在野人山那里,那不过是揣测之言。萼绿华若伤势严重,必然在左近区域无疑。但是说一定在野人山却也未必。仅靠那里有水源便这么断定,有些草率。而且深夜摸黑在山中穿行,极易迷路失足,造成危险。
    最好的办法便是,明日一早尾随燕军进山兵马,敌人去哪里,自己这些人便跟着到哪里。这样,一旦对方发现了萼绿华的藏身之处,也可立刻相救。
    这么做的麻烦在于,对方可能会先一步发现萼绿华,且跟在他们身后有可能被他们发现行踪,需要格外的心。
    最后,众人同意了李徽的计划,决定明日一早跟随敌军身后进山。同时,李徽命人往蒙山深处去发送信号弹,和其他各组人员联络,让他们向着这一侧聚拢。敌人数量很多,万一交手的话,很难匹敌。既然萼绿华的踪迹已经十之八九在这一带,让众人聚拢来此也是应该的。
    焰火弹必须在远离山边的山里发送,否则会被外边看到。所以派两名亲卫往连夜往深山里走,起码翻过两三座山峰才能联络。
    计议已定,送走了两名亲卫之后,李徽等人退回山顶做好准备。天色微明之时,李徽便命人不间断的用干里镜观察山下集镇中的敌军动向。
    一直到辰时时分,山下集镇中的敌军骑兵才开始集结,沿着进山的道逶迤而行,往山中行去。李徽等人借助山势和林木的遮蔽,借助干里镜可以远距离观察的用处,远远的跟着燕军兵马,吊着他们的尾巴跟了上去。  filsarilhl969759697505994八4277八hl
    :。:3v
    rad3
    sr="ggdlgdjs"
    海书网 https://www.haishuwang.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