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有意插柳成荫
在召开完军政会议之后,第二日的上午吴骏召来赵云、张辽、郭嘉、田丰、荀彧等五人在密室里悄悄会见了甘宁、鲁肃等人。首先由田丰将昨日里的会议内容简略地给甘宁、鲁肃通报了一下,然后就是让他们把上庸的发展情况详细向吴骏等人汇报。
“禀主公与军师,我们上庸弟兄幸不辱命,自从三年之前我们遵照主公与军师将令兵发上庸,随后打出我们的旗号,自成一势。在这几年时间里,在上庸已练成精兵两万,其中一万水军,五千骑兵,五千步兵。其中五千步兵由文向带领,五千水军由坤桃带领,剩下的五千水军与五千骑兵由我带领。步兵全部驻扎于上庸城,骑兵驻扎于上庸东北部的南乡镇,水军全部驻扎于上庸东部的房陵港。”甘宁自从离别庐江以来,虽然时常收到吴骏或郭嘉二人秘密发出的信件,但几年时间都没有见到他们本人了,此次接到吴骏的密函来到洛阳,在看到吴骏、郭嘉、赵云等人后觉得格外亲切。
“兴霸辛苦了!但你们记住,你们并非孤立之军,我们还有成千上万的兄弟与你们并肩作战!既然我们身处乱世,实力决定了一切,只有自身实力壮大了,才不被人欺凌,也只有强劲的实力,才能为国家社稷拨乱反正!”吴骏对甘宁夸奖了一番之后,对着鲁肃问道,“你们做得很好啊。子敬,农业是百姓安安居乐业的基础,不知上庸的农业与商业发展状况若何?”
“禀主公,我们自抵达上庸之后,虽极力发展农业与商业,虽有一定的成效,但奈何上庸地域狭窄,土地贫瘠。上庸现共计人口有三万六千余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安置流民、开荒垦田,土地面积比去年新增了五万多亩,商人有八百四十多户。”鲁肃说到此处之后,稍作了片刻停顿,“主公,由于我军在上庸异军突起,不出我们所料,果然引起了荆州刘表与汉中张鲁的敌视,他们都在不同程度限制从荆州与汉中前来上庸发展的商人,这使得我们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要想使上庸在这一两年内达到富足的水平,看来有一定的难度。”
“子敬,你们的成绩有目共睹,我们是看在眼里的,你们能在上庸立足扎根,本身已算是奇迹,这些困难都在我们预料之中。你们只要尽你们的最大努力去发展上庸即可,至于其它方面,我们会在想方设法支援你们。但我只要你们象一颗钉子一般死死的给我钉在上庸,这事关我们下一步的整体全局战略的规划。不知你们是否有信心做到?”吴骏盯着甘宁与鲁肃问道。“主公放心!甘宁(鲁肃)就算再苦再累,定不会让人从我们的手中夺走上庸,定不会让主公与军师失望!”甘宁与鲁肃听完吴骏一番充满煽情的鼓励后,虎眼热乎乎的。
“主公,由于上庸地处汉中的下游,随着汉中张鲁五斗教实力的膨胀,在上庸境内陆续发现有五斗教徒的迹象。另外,据探子上报,这段时间在房陵港水域附近,经常有荆州水军出没的迹象,有的是扮成渔船的方式想靠近我水军营寨,有的是荆州兵明目张胆的想硬闯,均被我军打退。”甘宁作为上庸主帅,在与鲁肃向吴骏做出保证之后,适时地汇报了最新上庸周围两大势力的活动。
“这几年来,汉中与荆州均未遭到战火的影响,张鲁与刘表的兵马人数在各大诸侯之中也算是数量庞大的。原本张鲁要想在上庸发展其教徒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此时上庸已是我们的势力范围,那就另当别论了。我绝对不允许张鲁将其爪牙伸至上庸,兴霸与子敬回去以后,可要严厉打击五斗教的发展,将其扼杀于摇篮萌芽之中;必要之时可将它定为邪教,可以雷霆铁血手段清洗一般,一定要将其在上庸的势力连根拔起!至于刘表水军的出没,说明我们已成为刘表的心腹之患了,上庸在近段时间恐难有宁日。”吴骏隐约闻到了一股战争的火ya味,“我给你们的策略还是如原来一样:‘若是张鲁来攻,兴霸、文向率军出战,子敬、坤桃留下守城;若是刘表来攻,兴霸、坤桃率军出战,子敬、文向留下守城;若是张鲁与刘表同时来攻,兴霸、坤桃率军迎战刘表,文向率军迎战张鲁,子敬留下守城。’若是身处和平时期,张鲁与刘表可成为很好的郡守州牧,但两人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我们只有将他们打痛了,他们才肯乖乖地与我们平等相处。”
{}/ “武伟,不急!你还未给我们介绍一下你身边这位仁兄呢?”吴骏坐定后,并没有先让华雄接着往下汇报,挥手示意他停下话来问道。“主公,是属下疏忽了。这位便是上次在书信中属下提及的李儒李子雅。”华雄这才想起自己身旁还有此次随自己前来的李儒,拉着他向吴骏介绍道,“子雅,这便是你一直念念不忘的卫侯,我的主公。”
“李儒拜见卫侯!李儒不请自来,还望明公见谅!”李儒并未对着吴骏下跪,只是极为恭敬地作揖。“你就是李儒?子雅大名,我可是仰慕已久,不想能在今日得以相见,果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名啊!欢迎子雅的到来,来人啊,看座!”吴骏听完华雄的介绍,嫣然一笑,依稀记起曾在几年之前的洛阳京师保卫大战之前,自己在董卓府曾见过李儒一面。但当时也只是匆匆一瞥而过,加上历经数年,且李儒在着装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故而在方才刚进门之时虽略感眼熟但却又想不起到底是何人。吴骏此时认真地打量着李儒,现在的他更加清瘦了,想必董卓的灭亡对他影响颇深。当时董老贼被吕布诛杀,正生大病的李儒被华雄救走后就一直隐居在安定,此次跟随华雄前来洛阳,却不知何故。
“多谢明公!明公谬赞,真是惭愧至极!多年未见,倒是明公风采更胜从前,不知明公是否能不弃前嫌,收留我这等无用之人?”瘦削的李儒虽然略显沧桑,但唯一不变的是他那双炯炯有神的鹰眼,只见他开门见山地对着吴骏问道。
“我盼子雅如盼甘霖,能得到子雅的眷顾与相助,何愁西部不定?那我暂封子雅为军师祭酒,羽林中郎将,五品官衔,今后就伴随我左右。不知子雅是否满意?”吴骏看到李儒自动“”前来投靠,满怀欣喜,对李儒的才能,吴骏是十分欣赏的。要说吴骏此时麾下的文官谋士们,郭嘉临敌制变,料敌先机,算无遗策;田丰博览多识,权略多奇;荀彧才高八斗,深沉有智;顾雍老成持重,公正无私;陈登文武足备、胆志超群;鲁肃目光远大,见识超凡。但无一人能像贾诩、司马懿等“阴谋家”诡诈奸险,旁门左道,做事无不用其极。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没有正邪与是非,只有利益,所谓道德与道义在乱世中是无比脆弱的,弱肉强食才是乱世的真谛,所以他们做事从不拘泥。而李儒与贾诩、司马懿恰好又是同一类人,所以董卓在李儒的出谋划策之下才有了东进京师、位极人臣、收吕布、抗诸侯的局面。而历史上的李儒也看透了王允的美人计,但当时的董卓也是熏天,忠言逆耳,最后落了个死无全尸的下场。所以吴骏敞开胸怀接纳了李儒,让他以军师祭酒的身份呆在自己身边给敌手射出最具杀伤力的毒箭。
谢谢各位书友对我龙成羽丰的大力支持!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写作动力!请大家多多支持,敬请关注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