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八章陶谦二让徐州
下午未时三刻时分,吴骏把诸事安排妥当,在帅帐正与郭嘉等人商议北海救援的各项具体事宜。此时亲卫来报:“禀主公,别驾从事糜竺求见!”吴骏听完,命亲卫把糜竺带入。“子仲,别来无恙吧?是什么风把我们的‘大财神’吹来了,难怪一大早起来我们就听到喜鹊在枝头欢叫呢。”吴骏与糜竺交往已有数次,彼此之间也算了解,两人谈笑之间也不必拘束,偶尔也开开玩笑,言谈之间充满诙谐气氛。此战陶谦能及时投入战团,从北面包抄曹操大军,全赖糜竺从旁策应指挥。
“多谢卫侯挂念!此次前来,一为庆贺卫侯大破曹军之喜,二是奉陶大人之命,前来邀请卫侯及其麾下众将出席今天晚上在陶府的贺宴,并有要事相商。”糜竺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来意说明清楚。“也好,本来我也打算在今晚前去探望陶伯父的,不知他的病情可有好转?”在方才的军事会议结束时,吴骏就打算在今晚前去向陶谦辞行的。
“自从陶大人吃了卫侯所开之药,病情大有好转,加上此次能击退曹军,他的气色润红,有如回到去年的状态。徐州上下对卫侯的恩义赞不绝口,都夸卫侯是我们徐州的保护神!”糜竺在言谈之间洋溢着对吴骏的赞美。“子仲可回去先行通报,我还有一些军务处理,我们晚上定会准时赴约。”吴骏由于还要忙于处理一些军务准备明日的出征事宜,也就没有多留糜竺。“那好,不敢耽误卫侯大事,我们晚上再见!”糜竺也看到吴骏军营之中一片忙碌,训练的、后勤的,都干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他也不敢在此长久叨扰,辞别吴骏回复陶谦。
申时三刻时分,吴骏带着赵云、太史慈、、典韦、黄忠、陈到、郭嘉、毛玠与吕虔四人前往陶府赴宴,主要考虑到“黑龙营”与“狂龙营”要在徐州停留一段时间,典韦、黄忠与吕虔等人要与徐州上下官员打交道,所以吴骏把吕虔带去,而高顺不喜欢热闹,吴骏让他与李典在城外训练兵马,准备明日的出征事宜。吴骏看到此刻的徐州城内灯火通明,商人贩的叫卖声彼起此伏,络绎不绝,徐州这座古老的城镇又重新焕发出昔日繁华的气息。吴骏与郭嘉等人看后不禁对视微笑着,毕竟,这种平和的背后也或多或少凝聚着吴骏三军将士的一些心血。
吴骏对陶府已经是轻车熟驾,加上赤龙宝马“良马识途”,没经过多大的周折便来到陶府大门之外。吴骏看到糜竺早早在门外等候着。“卫侯及其诸位能够准时赴约,徐州上下感激不尽!陶大人带着众人已在大厅等候诸位多时了。卫侯,请!”糜竺在命令手下把吴骏等人的马匹安顿好后把他们请入宴会大厅。“子仲不必客气,大家一起走吧!”吴骏让典韦把礼盒拿好,与糜竺一起来见陶谦等人。
吴骏看到徐州众位大官员已是全部出席,而陈群、陈登两人也赫然在列,而田楷、刘备等人已经成为座上嘉客,关羽、张飞分护刘备两侧。刘备在这两次战斗中都能及时切断曹操大军的退路,为最后的胜利发挥了很大地作用。吴骏看着“刘关张”三人,不由得想起了自己远在宛城的三弟张辽与田丰等人,想来自己三兄弟分开也有一段时间了,真有些想念他,要是此刻三弟也在此地,那自己“吴赵张”与“刘关张”把酒言欢,那岂不是这宴会上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自从两年多年前虎牢关前酸枣与刘备一遇之后,这是第三次相遇刘备。吴骏对于历史上的刘关张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敬佩的,他们三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很高地历史地位,世代受人瞻仰。
“陶伯父,侄由于俗事缠身,姗姗来迟,还望恕罪!看到伯父风采依旧,侄大感欣慰!”在宴会开席之后,吴骏首先见过此时气色不错的陶谦和容光焕发的刘备与田楷等人,“玄德公、田将军,大家别来无恙吧?”“有劳贤侄挂念!此次大军得胜,全赖玄德、田将军及其众位的大力支持,贤侄更是居功至伟!”陶谦笑呵呵地对着众人夸起了吴骏。“卫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麾下更兼猛将,与卫侯并肩作战,真是我等的荣幸!”此次虽然刘备折了八千兵马,但这些阵亡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徐州的“丹阳兵”,而最终能击退曹操,刘备也不得不佩服吴骏战前的计谋。“真后悔当初不听从卫侯的忠告,以致被曹军偷营袭寨。要不是卫侯事先有所安排,恐怕田某早已身首异处,全军覆没,田某在此谢过卫侯!”虽然此次四路联军击退曹操,但田楷自觉功劳甚,满脸呈现出愧疚的神色。
“此次大军得胜,全是天佑徐州,是正义战胜了邪恶!若非大家及时出击,特别是玄德公三兄弟率领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狙击曹军退路,我们岂能全胜?而我只是按照大家之前制定好的策略攻打曹军,加上身边的各位弟兄奋勇当先而已,我怎敢邀功?”吴骏对于这些应酬的场面,自然是游刃有余,玲珑百面。而关羽、张飞在看到吴骏多次在众人面前夸奖刘备,加之见识听闻过吴骏先前的种种事迹,二人对他也是满脸地敬重。随后吴骏又转身对田楷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田大人又何必如此?大家同是为援救徐州而来,区区事,何足挂齿?”吴骏虽然先前听闻田楷军营遭袭之事有些不快,但是一想他又怎么会是精通战法、用兵诡异的曹操的对手呢,加上田楷不辞劳苦来援徐州,吴骏对田楷自然也就释然了。
{}/ 吴骏身后众将在吴骏发言之后,静观场上发生的一切,而刘备身后的关羽、张飞在听到陶氏兄弟诋毁刘备,气得怒目相瞪,要不是刘备拦着或是在户外,陶氏兄弟恐怕早已横尸当场。刘备环视大厅一圈后,在看到陶谦亦有犹豫怀疑之色,随即站起来对着吴骏与陶谦说道:“多谢卫侯举荐!然备无德无能,就如陶大公子所言,备连区区一个的平原县都治理不了,又如何治理诺大的一个徐州?此次备与两位兄弟不请自来,全因听闻曹操残暴无度,屠城坑杀,出于义愤与道义才日夜赶来,绝无他意。若是大家不放心,明晨一早,备便领兵打道而回。”吴骏虽然知道此时的刘备之言半真半假,但也不便出言反驳,只是静观陶谦的反应。
陶谦听后,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莽撞,在无意之间得罪了刘备,赶紧对着刘备说道:“玄德不远千里,前来相助,是我徐州的大恩人。方才犬子顽劣,还请玄德不要介意!”陶谦说完,又呵斥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说道:“逆子,休得在此胡言!你二人平日里只会吃喝玩乐,哪里关心过政事?卫侯及其众位大人在此,岂容尔等放肆,还不赶紧退下?”陶氏兄弟听完老头子的训斥,满脸怨气地看着陶谦与刘备二人后,只能悻悻不甘地推到一旁。随后,陶谦又转身对着吴骏说道:“逆子顽劣无知,让贤侄见笑了。但请贤侄直言不讳,把话明言!”
“伯父,侄推荐玄德公担任徐州牧,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建议。由玄德出任徐州牧,比侄更适合,原因有四:其一,玄德仁义。在治理平原县期间,平原境内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精通军政之事,治理起徐州来比侄更具经验,定能游刃有余;其二,玄德兵马精锐,麾下兼有结义兄弟关张二人威猛无敌。无论是昔日里的平定黄巾之乱、还是这两次击退曹军,玄德及其麾下将士无不奋勇杀敌!其三,玄德乃大汉皇族贵胄,接任徐州,顺理成章,人心所向;其四,若是有玄德出任徐州牧,日后侄在宛城任太守,我俩可结为盟友,一东一西,共同牵制曹操,共保徐州与宛城两地的平安!”刘备及其关羽、张飞听到吴骏如此卖力地免费为自己打广告,激动地差点就上前对吴骏亲一口。
“还是贤侄目光长远,玄德为汉室宗亲,接任徐州,匡扶社稷,理应所然。就依贤侄之意,老夫自会书写表文,申奏朝廷。”陶谦听完吴骏的解说之后,恍然大悟,这才明了刘备身上还有如此多的优点,确实是除了吴骏之外接任徐州牧一职的最佳人选,加上听到有吴骏的保证,随即同意了吴骏的建议。大多数人这才知其然与之所以然,都点头称赞。“多谢卫侯夸奖与陶大人抬爱!然备才疏学浅,不堪大任,还望大人三思!”就在众人都以为刘备会满腹欣喜地接受州牧一职时,刘备此时却不买账了,弄得大家如云山雾罩一般,唯有吴骏、郭嘉等少数人知道原因。此时刘备若是接任,而陶谦尚在,行事定有所不便,加上之前陶氏兄弟等人的反对,只好暂时拒绝了。最后,在吴骏的建议之下,陶谦让刘备率领一万人马先在沛驻扎练兵,以防曹操来袭;同时陶谦让孙乾、陈群等人前去辅佐刘备处理政事。
在宴会结束后,吴骏携着众将返回营地,准备明日的出征事宜;刘备也带着关羽、张飞等人前往沛。此事后,吴骏与刘备结为反曹盟友,在今后的三国群雄逐鹿的征战生涯中,吴刘两家都是亲密盟友,相互支援,直至后来两家因争夺荆州南部与交州各郡及其“天下四分归庸”等事件后,两家才兵戎相见。这是后话,在此不提。
谢谢各位书友对我龙成羽丰的大力支持!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写作动力!请大家多多支持!我的邮箱是ufuhg00八16,《新三国翔龙风云录》的qq群号是14八710八,敬请关注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