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过了多久,柳下石才醒过来,发现自己还活着,躺在一架有蚊帐的竹床上。
我这是在哪里?他试着想起来,却一动就肩头生痛,便躺在床上,用另一只手撩开蚊帐,打量着屋子。
这是一间宽敞的茅草屋,极其干净清爽,屋中有张方桌,摆着细瓷茶壶、茶杯,桌旁放有八只方凳。再看竹席墙上,挂着一幅大型山水画,画两边各有一轴条幅,两边的文字恰是一幅对联:
茅舍竹篱隐黄龙
素茶淡饭显真节
啊,这儿莫非是哪位高人的隐居所在?柳下石有种预感:自己已经寻找到名师了!
正猜想着,但觉肩头生疼,侧头看时,发现伤处已夹上了夹板,显然是被精心治疗过了。
又过了一会儿,救他那个老者端来一大碗鸡蛋面条,扶柳下石坐起,要他不要动手,一口口喂他吃面条。
柳下石吃完面条,问道:“敢问恩人尊姓大名,小生日后定当重报!”
老者并不答话,收起碗筷退了出去。
他咋不说话?难道高人隐士都是古怪脾性?柳下石心想,他既救了我,不会总不理我的,从他打狼那一掌看,必有绝世武功,待伤好后,定要拜他为师!
然而一连三天,老者都像头一天那样,只服伺柳下石汤药茶饭,却从不回答一言。
过了第三天,老者送来早饭,待柳下石吃过,开口道:“我家主人吩咐,叫客官即刻离开此地。”
“啊?这就叫我走,伤还没好呢?”柳下石着急了,心中又一惊:我家主人?难道他这么高的功夫,竟然还真是个仆人?
老者走上前来,几下除去夹板,拂掉敷药,催道:“客官伤已痊愈,当速离此地。”
柳下石看看肩头,活动了一下臂膀,一下惊呆了:这肩头曾伤过吗?三天前,的的确确被大灰狼咬伤过呀,这是什么药,如此神效?
柳下石赶紧离座,拜倒在地:“恩人救命之恩,小生无以为报,劳烦恩人禀报贵主人,小生历尽千辛万苦赶赴黄龙山,就是前来拜师学艺的呀!何以急着叫小生离开呢?”
老仆人赶紧扶起柳下石:“老朽乃听差之仆人,安敢自行作主?主人有令,不可收留陌路之人,你快走吧!”
柳下石听老仆人一再催他离开,心想若学不到武功,血仇咋报?怎对得起遭了难的红玉妹妹?想起这一个多月寻访名师的艰辛,不由鼻子一酸,向老仆人哭诉起自己的遭遇来。
老仆人听过柳下石的哭诉,唏嘘道:“老朽还是作不得主,且待禀报主人后,再作计较。”说完离开了这间茅屋。
良久,老仆人才跟着一个八旬老者进到屋里。
但见这位老者中等身材,稍显枯瘦,但骨格硬朗,步履轻捷,全无老年人蹒跚之态。再看脸色,却是鹤发童颜,神采弈弈,目光中闪着慈祥的光芒。
柳下石心想,此老人家必然身怀绝学!
柳下石心想,此刻不拜,更待何时?于是赶紧倒身下拜:“大师在上,请受小徒一拜!”
“且慢下拜。”童颜老者扶起柳下石,叫柳下石在桌边坐下,“柳公子,你且先将柳、杨两家遭劫的事,再细细给我说一遍。”
看来拜师有望!柳下石便条理清晰地把两家山庄遭劫的事说了一遍,其间还掺杂进了慧明大师告诉他的川中形势,同时也说了寻访名师的经历。
听完后,良久,童颜老者仰首道:“罪过,罪过,当朝历代天子,竟都难逃如此劫数,丢了北宋大半江山,偏居南宋,本欲治川以巩固后方,却派了个乱臣逆子来我天府!呜呼,我黄龙茅隐宇文真,应该破戒收徒了!”
说过,又把柳下石四肢骨格拿捏了一番,心中暗喜,当即吩咐老仆摆上香案,叫柳下石跪下,自己坐在茅屋的上首,缓缓地说道:“我叫宇文真,自号黄龙茅隐,数十年前,寻了多处地方都不如意,最后来到这里隐居。哦,你不要问为什么。我曾习青城剑术、峨嵋掌法、武当招数,还练过少林达摩功,自诩各派武术皆精。因变故归隐后,长期琢磨研习,融众家之长,于十五年前自创得一套功夫,用于刀剑则迅快刚猛,招法变幻无穷;用于拳术则攻守皆宜,攻则招招致命,守则专惑敌眼目,诱敌上当;使于掌,则最为厉害,运足十成功力,能于三十丈开外击碎牛大顽石,且同时焚木焦石,人中其掌,必粉身碎骨,焦尸而亡。因其极度阳刚,这门功夫还有克制玄冥寒阴功夫之妙。估计当今武林,除了你说的太玄功夫,还有雪山三真合力之外,还没有高过此功的。你如学足十层功夫,足以与太玄拳王抗衡,虽不一定能制服他,却能逐一除掉他的爪牙,削去他的势力,使他的罪恶计划不能得呈。柳公子,学此功不易,必须学九年,且练功时阳热太烈,每日都须用寒性中草药薰蒸半个时辰,不能有一日中断,另外还得每天荷锄药圃,为四乡百姓治病,可谓异常辛苦,你有此恒心和耐力么?”
柳下石早听得充满了希望,斩钉切铁地说:“为了报家仇雪国耻,再苦再累都要矢志不渝,直到学成!”
“很好,那就拜师吧!”
行罢拜师礼,柳下石问道:“师父,此功叫什么名字?”
“这……”宇文真一意创功,还真没想到给这个功法取名字,一时被问住了,干脆说:“为师尚未想过呢,贤徒既然文贯古今,何不替为师取个名字?”
柳下石略一思索,说道:“既是博取众家精华,融为一体而得此功,就叫作‘混元一体功’吧,是否得体,还请师父定夺!”
“妙,妙,再少两个字,就叫‘混元功’吧!”宇文真心头高兴,拉上柳下石,“走,随为师先熟悉熟悉环境,明天就开始练功。”
柳下石跟师父走出茅屋,经过一片宽敞的院坝,出了竹篱门,来到一畦药草地边。再放眼看,药草地那面正是在山谷口看到的大片彩池。
宇文真介绍道:“药草地那边的池子叫映月彩池,为师在此练功,平日得闲就取彩池之水,浇灌种植一些药草,再上山采集一些品种,靠为四乡百姓治病为生。”
柳下石经过桃源镇一险,还是有些不放心,问道:“敢问师父,这里有没有太玄令的势力?”
宇文真道:“这里远离繁华热闹地方,且难以进山,暂时还没有什么恶人横行。那边山上黄龙寺里,也都是些文和尚,和外界无甚交往,与百姓和睦相处。这里人口不多,民风淳朴,总之是个潜心练功的好地方。不过,为了顺利练功,不致受到恶人骚扰,这九年中,你不可出山,能做到么?”
“请师父放心!”
宇文真领柳下石来到茅舍后面的一片古树林里,七弯八拐,进了一道石洞门,道:“徒儿,这里就是练功所在,无人知晓,十分清静。”
柳下石一看,石洞门很小,里面却足有两间正房那么大,香案桌凳一应俱全,不由道:“好地方,一般人很难知道,好,好!”
宇文真说:“明天正好是本月初九,此功讲究九九之数,明天卯时,开坛学艺!”
于是,柳下石在与世隔绝的黄龙山映月彩池边,跟着黄龙茅隐,学起了混元功夫。
(本章完)
&/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