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杜鹃啼血,声声悲切:归去也!不如归去!
潼关,拥集,即将进攻中央军,战事一触即发。后台委员长和总司令的政治较量骤然升级,其它政治力量也纷纷介入,战争与和平成了争论的焦点。民间士绅百姓一力主和,特别是河州百姓反对开战的态度更为强烈!不愿再看到战争爆发,地方糜烂,枉受战争之苦。
潼关指挥部里,总司令背搭着手来回踱步,口述命令:
命令昆仑山,率领住甘部队,速来潼关回合,,全力以赴,推倒委员长!”
不一会,昆仑山回电:
“金洲市地方情形复杂,大土匪多如牛毛,各地军事领袖借剿匪以自重,我们应留重兵以资震慑,全数撤走,恐遗后患,切望总司令三思!”
“打倒委员长是破釜沉舟之举,胜则放弃西北,败则仍回金洲市,此刻无留重兵必要!”
昆仑山复电再谏,总司令终究未听,执意要联合山西军阀跟委员长开战,即使全军覆没也在所不惜!
贴身警卫队队长沈复也在场,对总司令联合山西军阀推倒委员长大不以为然,也为此捏着一把汗。但是一个队长,本无谏诤之资格,更无参与军国大计之权,但他左思右想,一片忠心还是驱使他冒险进谏:
“总司令,昆仑山将军所言极是!大军悉数东调,地方空虚,土匪就会纷起,那时甘境糜烂,根据地不稳,会影响到前方军心。”
“后方官佐来电,均言地方稳定,让我放心开战,汝等勿复顾虑。”总司令打断沈复的话,声音铿锵地说。
“总司令,那些劝您跟中央开战之人,都是慕容垂之流,他们心怀叵测,不可相信。回想苻坚,也是一代令主,一时被姚苌和慕容垂所迷,栽倒长江边,为天下人所笑,不亦悲乎?我们比起苻坚,差之远矣,我们的对手,比起东晋,又强百倍。”沈复的话还未说完,总司令的脸早已沉下来。
总司令颇觉奇怪,这个年轻人初入伍时,豪气冲天,现在却变得如此平庸和萎缩!当初,部将昆仑山去河州招兵,沈复是第一个自愿报名参军的。在新兵大会上,作为新兵代表的沈复发言,慷慨激昂,滔滔不绝,大谈为何参军,又如何当好一个士兵,把新兵的士气迅速调动起来了。
“拿破仑说,当兵不争第一是草蛋!一支军队中,如果连一个人都不想争做将军,没有一个人向将军之路奋斗的话,那么这支军队就不会有战斗力!。自古以来,读书人学而优则仕,从军的人血战沙场,建功立业,衣锦还乡,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实实在在的正道,父母兄弟不会非议,亲戚朋友羡慕,家乡人钦羡。”沈复挥舞着拳头,挣破喉咙的演说。
沈复的发言赢来了全场热烈的掌声。总司令满意的点点头。
总司令看这个新兵蛋子,朝气蓬勃,英俊潇洒,而又朴实自然,便破格录入司令部直属的近卫军,做一个普通文书。
总司令陷入沉思,沈复没有发觉。
如果是以前,总司令沉下脸来,沈复就不敢说话了,可现在是生死存亡之秋,顾及个人安危而不谏诤,那就不是忠心耿耿的沈复了。
“总司令,您听属下把话说完。”沈复又斗胆说道。
“打倒委员长,已是箭在弦不得不发,你不必多言,如再扰乱军心,定斩不饶!”总司令摆摆手,不让沈复再说。
“总司令,您还是听属下把话说完。至于惩罚,全凭总司令裁决,我心甘情愿。——委员长以英美做靠山,携中央以令诸侯,服从中央者,高官加大洋,反对者,飞机加大炮,在这种双刃剑的手段下,部属难保不产生异心。虽说跟山西合作,力量加强了,但胜算不大。金洲市地瘠民贫,供应几十万大军粮饷,已是精疲力尽,若再遭土匪洗劫,民不堪聊生矣!恳请总司令与中央和解,化干戈为玉锦,退回金洲市,服从中央,整顿防务,剿灭土匪,发展经济,保境安民,国家幸甚!甘民幸甚!尤其是河州百姓,感恩戴德,总司令之德,没齿难忘!“沈复突然跪在总司令面前,涕泣陈情。
“越俎代庖,本应重罚,但谅你一片热爱桑梓之心,我不责罚。而今方针已定,汝勿多言,回去休息吧!”总司令摆摆手,让沈复起来。
多方谏诤,总司令不听。中原大战终于爆发,战火遍及半个中国。战争初期,总司令大军势如破竹,纵深迂回,分割包围,竟然将亲临前线指挥的委员长包围在开封城里。总司令大军层层包围,紧如铁箍。中央军三番五次冲锋,怎么也突不破包围,而包围圈愈缩愈。委员长无奈,只有坚守待援,可是一星期过去了,不见援军的影子。外围的三道防线,已被国军攻开,步步逼近由禁卫军组成的最后一道防线——保护委员长的唯一内线。禁卫军全是美式装备,武器精良,火力强大,加之人人誓死效忠,拼命阻击,国军攻势一度受挫,进展迟缓起来,但活捉委员长已是迟早的事。
“上帝!某若脱险,必弃佛从帝,皈依基督教!上帝救我!”委员长仰脸望天,并在胸前画十字,祈求上帝保佑。
{}/ “姬旅长带兵先撤,本司令殿后。”总司令说完,挥手教贴身卫队让路。
总司令指挥仅仅剩下的一个连边打边撤退,还未撤退到谷口,前军探马来报,古棺峡谷口被尾追的中央军一个团堵住了,此时没有退路,而且禁卫军旅长姬氏带着近卫旅归顺中央军了。
“唉!虎落平阳被犬欺!——我只有通电下野了!”总司令听完报告,慨然长叹一声,愤愤说道。他虽没有了取得胜利的信心,但是极不甘心失败。
“此时他们想置我们于死地而后快,总司令通电下野岂能起作用!——总司令,我们还是想办法突围吧?”沈复望着总司令说道。
“从左侧山路突围!”总司令望着左边山坡上的羊肠道,神情坚定地命令道,他自知无望,但是不得不试一试。
顿时又枪声大作,喊杀声成片!
从清晨战至傍晚,尸横遍野,还有未死之马,不断哀鸣,身负重伤的战士捂着伤口呻吟,有的少年战士竟然喊爹叫娘,泪流满面。谷中血水汩汩,溪流尽被染红。
卫兵伤亡殆尽,总司令的战马也被击伤倒毙,沈复按住总司令,藏在死尸之下,幸免于难。
入夜。枪声已经停止,山谷死一般的沉寂!月亮冉冉升起,月光冷冷清清。沈复搀扶着总司令从死人堆下爬出来,步履蹒跚地向谷外行走。谷中还弥漫着呛人的火药味和血腥气。
因为是夜间,为避免不测,没有打扫战场,又因为昆仑山率一旅之众来援——是总司令军中唯一全师而退的一个旅,已经靠拢古棺峡,所以中央军连忙撤退。
卫队姬旅长归顺中央时,沈复的同乡董郎挺在季旅任少校参谋。
“旅座归顺中央,理所当然,无可厚非,然总司令身处险境,四面楚歌,我弃之而去,于心何忍!无论对于错,绝不投奔委员长,我誓死跟随总司令到底!还望旅座见谅!”董郎挺走至姬旅长面前,两脚并拢,立正敬了个军礼,恳切说道。
“好吧,人各有志,我不勉强。赶快回去吧!”姬旅长面有惭色,急切地说。
姬旅长带着部分卫队,驰马奔向尾追的中央军去了。
黑夜逝去,晨曦微明,董郎挺拉着一匹战马,带着十几个没有投奔中央军的卫兵,向峡谷中赶来。董郎挺和卫兵找到总司令和沈复,二话没说,催促总司令上马,自己和沈复率领十几个卫兵,掩护总司令跑出古棺峡,一直跑到黄河岸边才停下来。
浑浊的黄水蜿蜒东去,周围悄无声息,没有一只船舶。总司令和沈复等人看看滚滚黄河,都倒吸了一口冷气——怎么过去呢?总司令转身望望古棺峡,估计不足十里,在此逗留过久,会有危险。
沈复和马有明也跟着总司令远望古棺峡,心有余悸。
突然!峡口尘土飞扬,一队骑兵奔驰而来。除总司令而外,沈复及其卫兵都胆战心惊:这次完了!大家没有跑,因为两只腿跑不过四只腿,只有束手就擒。
最前面的一匹胭脂红马,到了总司令面前,滚鞍下马,立正敬礼。
“属下来迟,让总司令受苦了,请治罪。”旅长昆仑山望着总司令,惭愧的说。
”全怪本司令不听属下忠谏,致使大败!唉,悔之何及!“总司令下了白马,紧锁双眉,感慨万千的说道。
“总司令,我们保护您到金州,重振驻甘留守部队,统一金洲市,传檄宁青。凭您的声威,必能成功。我昆仑山还有一旅之众。”昆仑山平日不敢仰望总司令,说话总是低垂着头,今天斗胆一看,发现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将军,军服褴褛,满面烟尘,弓背霜鬓,苍老了许多,情绪低沉,说话不复有往昔的蓬勃有力,空仑山不禁悲泪奔流!
“唉!悔不听子钦之言!(沈复字子钦),梦想用武力统一中国,穷兵黩武,终致一败涂地,而今大势已去,回甘无益,徒然添乱。子钦和董参谋先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昆仑山君自寻出路吧!我以后若能东山再起,必来金洲市,统一甘省,重用诸君,发展经济!目下,我只有通电下野,出国游历——这是目前我唯一的生路。”此时的总司令英雄末路,说话语气苍凉。
”总司令如果进入甘省,凭您的声威,统一甘省,可以传檄而定,不会费周折,何况我还有一旅精兵。“空仑山再次苦谏道。
”总观目前政治,你去,或许在中央军和地方军阀的夹缝中成长壮大,也未可知,但是我去了,目标过大,不仅帮不了你,反而树大招风,导致失败!现在只有速去上海租借地,再谋出国。“总司令一手叉着腰,望着东方说。
昆仑山自忖总司令无意回甘,便吩咐军需官给总司令备足路费,并将自己的一连精干骑兵派给总司令,护送去上海。
总司令骑上白马,向昆仑山和沈复挥挥手,带着一连骑兵,向东面的山路奔驰而去。
秋风萧瑟,黄河奔腾。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沈复低声吟唱,含泪远望总司令的背影直到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