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阿媛自昏迷中清醒,睁眼之时只觉四周深邃幽暗,好一会儿才看清自己身处一洞穴之中,此时身旁传来姒少康的声音:“醒了。有没有榆柳之木(上古钻木取火,春季用榆柳)?”
阿媛取出衣袋中的柳木钻火,当火堆升起之时,终于看清洞穴内的景物,数步之外,竟平坦空旷,可容千人,幽花异木生于其中,姒少康正倚靠着一棵大树,见他伤口的血已凝固,阿媛到草丛中去寻觅能够疗伤的药材。
“阿媛,幸得有你,如今大恩于寡人,待回返之后,以回天戈酬谢于你。”姒少康原本自敷了药粉,怎奈伤口较多,只能草草止血,此时见阿媛采得几株草,将鲜嫩的草叶捣烂敷在他的伤口处,止血缓痛的效果立现,心内感激不尽。这名女子与他往昔所见的女人不同,她不仅博学多识、勇敢聪慧,而且宽容大度,不逊于世间智谋双全的男儿。
“王暂且歇息,我去探一探出路。”阿媛特意将木柴堆放在姒少康的身侧,将火堆引得离他更近一些。她记得师傅曾说过,有伤必有寒气侵体,会令人卒然而病,希望火的温暖能够减少寒气的入侵。
阿媛向前行了一二里之后,发现洞中多颜色莹皎的白石,且形状异态诡异,低洼之处溪潺潺流过,前方出现一片黑色的草丛,草叶竟有光泽,靠近仔细一瞧,原来草丛上方有圆形的一处孔窍,只见上空阳光直透千尺,照着这片异草,草叶光滑鉴人,因此能够反射阳光。嗅着草丛间隐隐的苦涩气息,阿媛不敢贸然采摘,只在附近采了一些有虫眼的野果,在溪水中淘洗干净。
“王,前方的上空有一洞口,只是四周光滑,无法攀援而上。”阿媛将野果递给姒少康,见他眼眸低垂,精神不济,心中暗道不好,只怕是因寒气侵体而病。
“那就缘溪而行,应该有出路。”姒少康毕竟领兵多年,探山寻路的经验颇多。他拼尽全力想起身,却四肢乏力,眼皮热重,即使身在火堆之旁,仍然感觉寒冷颤栗。
“王,再歇息歇息,”阿媛伸手试了试姒少康的额头,果然有一点灼热:“我去采一些药草。”
阿媛找到一块如碗大的凹石,将一把青蒿洗净,浸入凹石的溪水中,绞取出蒿汁,再取一片阔叶作匙,喂姒少康服下。待姒少康睡着之后,阿媛在距离其头部和足部顺风之处,分别掘了一土坑,生起两堆火,一切就绪之后,则静坐在火堆边,观察着他的病情。
远眺黑草不再泛光,应是日落月升之时,姒少康清醒了,幸而体内的热度发散得快,未曾加重病情。
但是天色已晚,四周寂静无人,两人决定天亮之后再寻出路。
此时的洞穴上方,不远之地,三个人正围着火堆休息。
“呕……呕,”一名素服少女正痛苦地呕吐:“这是,这是什么马……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