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踏浪行天下之邬非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老道其人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最终,小男孩抬起头来,看着远处庞然大物一般的铁笼山主峰,在暮色苍苍茫茫的笼罩下,物旧人非,一切都变得陌生。

    跪在门外,他面对家乡的方向,一边默默地流泪,心里面一边在祷告:“父亲母亲,你们安心去吧,总有一天,孩儿定会踏灭骷髅会,为你们报仇雪恨!”

    从多愁善感,继而又到豪情万丈,少年情怀总是多变。

    他惆怅地想着,即便是江湖依旧,自己却再也不是那个锦衣玉食、绕膝承欢的世家子弟了。

    魏世子拖着疲劳的身子,回到道观的大殿之中,打量着这古旧的房间。

    一看就知道,这里虽然有些破旧,充满了岁月的沧桑,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辉煌。

    上堂正中所奉的正是太上老君的雕像,略显残旧的雕像上面,仍然带着一股神圣的气息,令人膜拜之心油然而生

    旁边的配殿里,竖立着两排高大的书架,上面密密麻麻的摆满了各类书籍,算是这里最多的物件了。

    各种材质的都有,竹简绵薄,甚至还有一些魏世子第一次见到的玉简。

    大体浏览一下,内容也是诸子百家,医卜星象,应有尽有。

    看着大殿那一座座和自家差不多的高大书架,小男孩不由起了思乡之情,勾起了许多的惨痛往事,家破人亡,自己被人万里追杀……

    心里也是百般滋味,自己最终侥幸捡了一条小命,而所有的父母亲人全部死于非命,家里的那些书籍财物也被付之一炬。

    不过,他也明白,要是那个所谓的骷髅会知道自己没死,绝对不会轻易放手,必须要早有准备才行。

    在不远处偷偷观察的老道士,一直在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越看越有趣。

    小男孩虽然动作缓慢,但有条不紊的打扫整理和行为举止,颇有气度,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未成年儿童。

    更奇怪的是,明明是七八岁光景,可这份从容闲定,处变不惊,倒仿佛是一位久经风浪的老江湖!

    在老道士看来,哪怕是换作其他成年人,一遇到家破人亡、劫后余生这样的情况,一般都会是痛哭流涕、茫然不知所措了。

    然而,眼前的小男孩,却是毫不慌乱,初遭大变,依然云淡风轻,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

    这正是修真之人追求的道心,唯有道心坚定,才能在这条修真大道上走的更远。

    而这些难得一见的品质,居然在一个小孩子身上出现了,这新的发现让老道士不由有些兴奋起来,已经有了某些想法。

    魏世子就这样在这里住了下来,不论老道士如何的诡异,是何来历,这些都不足让他退缩,实际上也退无可退。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经历了灭门之疼和差点丧命绝域,曾陪伴过自己的亲人玩伴,统统灰飞烟灭,现在还真没有什么能让他吃惊。

    不过,相对于兴趣大增的老道士来说,显然魏世子并不这么想。

    因为在养伤的这段时间里,随着双方的了解加深,魏世子发现,这个邋里邋遢的老道士,实在太没溜了。

    吹牛打屁,不修边幅就不说了,平日的所作所为,就很难让人把修真这个词跟他联系到一起。

    从来就没见过老东西修炼,每天都是在醉生梦死里渡过,还好吃懒做,就连未成年儿童都欺负。

    被欺负的这个小孩子,自然就是魏世子了,因为整个结界里面,就他们两个活物,除此之外,连耗子都没有。

    在这里就是老道的一言堂,没有人权,也没有未成年保护法。

    若说老道士哪一点还能跟文雅沾边,那就是喜欢手谈,而且达到了酷爱的程度。

    老东西对于黑白子的痴迷,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经常独自一人研究棋谱,往往沉醉其中,废寝忘食。

    魏世子作为世家出身,从小就对琴棋书画均有涉猎,且都是系统的学习,而其中学习最深的,恰恰就是围棋。

    老道士在发现了魏世子的这一特长之后,如获至宝,除了吃饭睡觉,都一定要拉着这孩子手谈一局。

    反正在养伤,也不能干什么,也就试着跟老道下了几局,这一下算是上了贼船,就此一发而不可收。

    不过,他很不喜欢跟老东西下棋,因为棋风太过奇葩了。

    魏世子毕竟太过年幼,棋道造诣自然没有老东西深厚,且初遭大变,也根本无心与此,最初下不过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但是,老东西做的就有点不够厚道了,不让子也就算了,还偏偏喜欢摧残对手。

    逢下必赢是一定的,赢棋还必须要完虐,把对方杀得片甲不留的那种,且乐在其中。

    这就有点太欺负孩子了!整的魏世子很无语,要不是打不过老家伙,早就掀桌子翻脸了。

    幸好,这样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魏世子天赋太高了,本身基础又不错,一旦静下心来之后,又摸清了套路,老道很快就不是对手了。

    以其人之棋,还治其人之身,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且,从魏世子第一次赢了之后,老东西就再没翻身,屡战屡败,再没赢过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惨。

    然后,这时候又发现了老道的另外一个优秀品质——悔棋。

    魏世子哪里肯答应,经常有在棋盘上放下一子之后,然后撒腿就跑的状况,无他,只是怕老头子撒赖。

    老道为了赢棋,什么手段都用上了,威胁利诱,哀求偷子,全无半点高手风采。

    棋品如人品,老家伙在输了棋之后的表现,让其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人设,瞬间崩塌。

    魏世子的应对方法也很简单,既然要玩,那就守规矩,如果赖账,那就不跟老东西玩了,直接推棋走人。

    因为确实打不过老道,没好意思掀桌子。

    弄得老道士也是没辙没法,下一次棋瘾犯了,还要好言好语哄回来,然后再次主动求虐。

    几番打击之下,他的热情也就衰减了不少,没有了刚开始的执着,魏世子的日子这才好过了一些。

    现在,老道士总算是发现了,这孩子远没有看起来那么天真无邪。

    那双充满童真的双眸,经常闪动着跟年龄完全不符的深沉和睿智,甚至还有一些连他都看不清的东西在里面。

    于是,再一次被虐的体无完肤之后,老道士下定决心,放下棋子,准备谈一点棋局之外的事情了。

    毕竟,魏世子的伤势恢复的很好,速度很快,痊愈程度也是远超预期。

    这一天,他难得没喝酒,盘膝打坐,把孩子叫到眼前,准备开诚布公的谈一次。

    “孩子,这里的情况你也了解的差不多了,对于修真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老道正儿八经的沉声说道,“现在对于修行,你有什么想法吗?”

    他自然清楚这孩子的经历和身体状况,眼下小命算是保住了,不过,武修之路恐怕要就此止步了。

    而丹田破碎,对于一个修士来说,修行之路也是相当艰辛,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

    但是眼前这孩子修行的天赋之高,却是货真价实,有那么几分天才儿童的意思。

    如果就此放弃,实在是暴殄天物,老道士还想努力抢救一下。

    “我知道自己的情况不容乐观,但我会努力的。”已经基本恢复过来的魏世子,依然有条不紊地整理着自己的思路,“不过,小子的丹田好像也被击碎了,恐怕无缘武道了。就是不知道对于修真来说,也没有什么影响。”

    “你的条件,本来也很适合武修,修至武尊武皇,也是轻而易举。”老道缓缓说道,若有所思,“但现在丹田破碎,内力全无,也无药可医,基本无缘修炼武道。在老道看来,恐怕也只能走修真一途了。而且,同样是希望渺茫,只能姑且一试。”

    魏世子的身体外伤倒好说,因为结界本身就有一定的弹性,落在上面之后,最多也就是有几处骨折而已。

    最麻烦的乃是内伤,尤其是被笑面狼最后那一掌,毁掉了整个武修的根基——丹田。

    “希望渺茫,也好过绝望不是?”闻言,魏世子微微一笑,眼里射出了希冀的光芒,“如果可以,倒也不妨试试。”

    老道士此时却又当头浇了一盆冷水:“不过,即便修真,一切也都要从头开始,除了看悟性,更要看机缘。”

    魏世子获救之后就猜到了会有这样的结果,但是老道几乎是将话挑明之后,绝望之中隐隐看到了一丝曙光,反而有些不适应起来:“师父,您尽管明言便是。无论什么样的结果,小子还能承受得住。”

    老道摆出一副传说中世外高人的架势,倒是颇有几分扫地僧的风采:“老道根据你的自身情况,有了一些初步打算。”

    魏世子犹豫了一下之后,按捺住自己几乎就要暴走的情绪,看着老头子说道:“师父,您准备教弟子一点什么呢?”

    “纵横捭阖之道,运筹帷幄之术,这是首选。”老道微微一笑,“最后才是修真术法。”

    魏世子的第一反应不是激动,而是满心的半信半疑,看着自己的这个便宜师父,似乎是在说:老头子,你这是认真的吗?

    但脸上却是另外一副截然不同的神色:“师父,这些同时修炼的话,似乎也没什么冲突吧?”

    本来自己就已经无处可去,哪怕这个便宜师父真的是个骗子,也只能认命了。

    “小朋友,老道就怕这个,贪多嚼不烂啊。”老道鄙夷的说道,“本门的绝学博大精深,岂是你一个黄口小儿所能想象的?”

    一个邋里邋遢的老头子,面对一个小孩,忽悠的满嘴白沫,要是手上再拿着一本《如来神掌》,那么就是经典一幕重现了。

    对于老道士的高深莫测,魏世子脸上的表情,就已经适时表达了自己的仰慕——大爷,小心啊,装逼遭雷劈,从头劈到底。

    “我的理想,就是吃遍世上至苦,成为天下至强!”看见老道士满脸的不自信,小男孩并不意外,“修真一道,不是以悟性为主吗?也并非就是死路一条吧?”

    “你——”小男孩这样直白的豪言壮语,顿时让老道士气急而笑。

    只想说一句:老子说的那个小目标,是为了提振你的士气,鼓舞斗志,可千万别当真,听听就好。

    这样的身体状况,哪怕是恢复到原来的条件都很困难,现在却梦想登顶武林之巅,这怎么不让老道士无语呢。

    幸好攻伐之道,并非一条,一张一弛,皆有定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