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彧坚持给与12亿的估值,而他又有能力将今天所有的份额一口吞下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把其他人逼走。
或者说这就是他的目的,他就是冲着京东要融资的所有股权来的,宁愿多花一点钱,也要淘汰所有的竞争者。
甚至就在这间办公室里,提前宣布下午的会议取消?
只要京东不缺钱,自然没有再融资的意义。
这样财大气粗的李彧是大强子梦寐以求的金主粑粑,但李彧的豪爽让大强子很为难。
想吃,但又怕这枚糖丸里面有毒药,最关键的是,他根本看不透李彧的动机。
其实很简单,李彧就是冲着未来上市后价值价值四千亿的巨兽来的,现在多花的每一分钱,都将千百倍的还回来。
即便野心勃勃的大强子也不敢相信未来的他将成为千亿富翁,而京东的市值将超四千亿。
“抱歉,这事有点太突然了,总得给我点时间考虑下?李董不介意下午跟同行们见面吧,都是朋友。”
考虑许久的大强子强忍心中的疼意,还是决定拒绝李彧的‘慷慨’。
今天他将拿出20的股份来融资,但没有将这些股份全都交给一个人的打算,他怕李彧是某个财团推出的代言人。
他怕等到京东做大做强以后,这股表面分散的势力将整合起来,然后将他踢出局。
最完美的打算就是同时引进多家合作伙伴,利益共享,风险同担。
李彧自然知道大强子的顾虑,也知道他的打算,无非是怕下午的风投们故意压制京东的行情。
让李彧这条新来的鲶鱼将水彻底搅浑,甚至让他们为了投资份额大打出手,反正最后的渔翁都是京东。
毕竟大强子是无辜的嘛,再不要脸点,还可以居中调和,达到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水平线。
可惜,习惯当黄雀的李彧不想成为螳螂。
起身整理下衣服的李彧一脸严肃的看着脸色忐忑的大强子,“如果刘总把我的诚意当成是傻,那没有什么好说的,至于下午的会议也没有必要参加了,想以我为诱饵引起其他人的兴趣。抱歉,不伺候。”
此时的大强子还不是那个市值4000亿的京东的e,此时的他最多有数亿身价。
而且还是暂时无法变现成现金的事业,面对一位强势的投资人,根本不敢过于的顶牛,这很有可能是救命的稻草。
他没想到李彧的态度这么强硬的拒绝,虽然被看透了心中想法,但他是绝对不可能承认的。
“误会,这就是个误会。”连忙起身的大强子连忙走到李彧面前,搓着手解释道:
“明人不说暗话,我对李先生是有所耳闻的,但对于风华资本的背景与实力嘛,完全查不出来,这抱有担忧也是人之常情嘛。”
“背景实力跟今天的投资没有关系,我这人喜欢快刀斩乱麻,那就快言快语,如果可以就合作,觉得不能接受,那就江湖久远。”
“请说。”
同样严肃的大强子认真的看着李彧,不过,他们离的太近了,形成了一个仰视的角度。
网上报的17八有点虚啊。
压下莫名其妙想法的李彧开口道:“第一,我要20的股份,以12亿估值计算,我理所应当的给出24亿。
同时,我个人可以给与京东2亿的资金扶持,这是为期一年的无息贷款,如果到期无法偿还,则以当时的市值进行债转股。
第二,我也是创业者,知道你想要引起更多的伙伴以保证自己的话语权,我可以答应你的要求参与下午的会议,并且会配合。
但我的底线是10的股份,估值嘛,必然是需要所有人共同核实的,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我都可以给出同等投资金额的个人贷款。
如果刘总连这么优厚的条件都拒绝的话,会让我严重怀疑你的眼光,也会让我重新考虑入股京东是否正确。
我既然敢来,就知道京东的处境,应该有一笔来自今日资本的过桥贷款到期了?
还有员工的年终福利也没有着落?大家忙了一年,连福利都发不下去,这实在太不像话了。”
李彧无情的撕开了大强子的伪装,让他下意识的摸着鼻尖。
或许摸鼻尖也有在衡量李彧给予的条件,毫无疑问,这块诱饵足够的诱惑。
(ex){}&/ 说是分道扬镳,实则其中的关系更加紧密,毕竟李彧在华人文化中也有相当的份额。
合作方是番茄台,逸阳以版与少量投资等方式占三成的收益。
“不得不说,这份‘诚意’真的是诚意十足,让我也无法拒绝,我想知道李总到底图谋什么。”
李彧的条件让大强子为之兴奋,但到不了疯狂的地步,他的心中依旧存有疑惑。
他不相信人性,他相信制度。
世人皆知他是从中关村卖光盘发家,但几乎没有人知道京东并不是他第一次创业。
在这之前,他经营过一家餐馆,但以失败告终。
那是96年,他号称人民大学首富,他当家教、写程序、做推销赚了几十万。
有一次他去餐馆吃饭,老板要卖掉餐馆,他回去拿了两大书包现金,24,扔在老板面前“你可以走了,这饭馆是我的了。”
刘同学成为了刘老板,那时候他还是待人以诚的,第一天给全体员工一人发了一块卡西欧手表,规定员工不再吃客人的剩饭,全都做新的。
给他们租了两个大院子做宿舍,还特意装了空调。
那时候他才大四,还要写论文,一周只能到饭店一两次,这些员工简直要开心死了。
原本只喝二锅头的大厨,后来是什么贵喝什么,吃的也讲究起来。
还和前台妹子谈起了恋爱,各种串通,让餐馆倒闭,还让大强子背上了20的债务。
从那以后的大强子的用人习惯就变了,这一点直到很久以后都没有改变。
200八年是京东发展的黄金起始阶段,这一阶段直到2012年京东开始筹备上市前。
几乎一夕之间,沈皓瑜、蓝烨、王亚卿、h隆雨,这些履历光鲜的职业经理人纷纷空降京东。
原本跟着大强子打天下的一帮p与高级总监不得不被放权,当时的京东很乱。
几乎等同于同时有了“五六个常玮,三十多个中阳委员。”
这是大强子的平衡术,即便大大都不一定把控,何况是大强子了。
于是他去美果进修了,然后遇到奶茶了,这是后话。
四年是一个轮回,下一次的变化也在四年以后,2016年,京东的职业经理人开始溃败。
最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京东商城e沈皓瑜的离任,他被任命为京东国际业务副总裁,要去美果和家人团聚了。
京东有个屁的国际业务啊,原负责这一业务的是华为第一任总裁的徐新泉,加盟京东后,两年就跳槽到乐视了。
徐新泉撑了两年,沈皓瑜只撑了一年就加盟了高瓴资本。
此时的大强子是想要从自己的嫡系中培养属于自己的’企鹅五虎‘’阿狸十八罗汉‘的。
但防不胜防的是,并没有出现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不但没有自己的蔡崇信,黎万强,连陆兆禧、李明远也没有。
然后,大强子的初恋龚小京突然返回京东担任公共事业战略顾问,这应该是大强子可以完全信任的人。
但他似乎没有考虑奶茶的感受,这时候的奶茶已经升级成了妈妈咪呀。
有过前车之鉴的大强子,几乎不相信任何人,又怎么可能傻乎乎的相信刚刚见面,就抛出诱饵的李彧呢。
不假思索后的李彧很直接的开口了:很简单,我看好京东的发展,我也知道你的顾忌。
我可以向你保证,如果我入局,可以将决策权交给你,我的要求与你不谋而合,京东这艘大船,必须由你、且只能是你掌舵。
但我要在京东的董事会占一个席位。你相信制度,我相信人不可能永远不犯错,我需要有人时刻监督并提示着你。
不要急着反驳,听我说完,只要你的发展路程是符合京东发展的,我会大力支持,你不是扩展物流么,我支持。
我的事业很杂,投资很广,在企鹅里也有一定的股份,可以从各个方面给予京东与你扶持。
例如,你要是有什么负面新闻,可以尽量的帮你消弭掉可能产生的影响,总之一句话,你不可能找到比我更合适的合作伙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