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两人起了个大早,甚至比在学校的作息时间都要提前几分。按杨旭的话说,回到家就是另一番修行的开始,如果被家里老头子知道哪怕懈怠了一个早晨,都免不了要一番门规伺候。
草草用过早餐,两人换了一身装扮便出了门,杨旭还是他那一套白色的练功服,而陈默本想就来时的一身休闲服出行,却硬被杨旭叮嘱换上了特地带来的运动装,整得就像是要晨练的老大爷一样。
杨家宅院的大门当前,一个中年美妇将两个年轻人送出了门外,并张口叮嘱道:“旭,这一趟进山看能不能把微微接出来住几天,现在天气凉了,她身子骨又不好,老是呆在那里怎么行。”
“知道了妈,我会尽量劝说她的,”杨旭应道:“不过微微姐的脾气您不是不知道,我可不敢做什么保证。”
中年美妇听言没好气的道:“行啦,这还不得怪你吗,一回家就往里面跑,多一时半刻也不肯呆,这么大一个家妈想找个说话的人都难,还不许我惦记你薇薇姐了?”
杨旭歉然的挠了挠头,纵然他有再多的理由跟借口,在这个女人面前也没什么说服力,只能摆出一副虚心挨训的模样。
中年美妇自然就是杨旭的母亲,虽然她无论从穿着打扮还是言行举止都与一般的家庭妇女没什么两样,但是但是偶尔流露出的气态跟依旧轻灵的身姿,可以看出她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乡下妇人那么简单。
杨旭的父亲陈默倒是还没见着,据说因为兼职着市文化局的一些工作,这两天刚好不在家,所以昨天在这偌大宅子里迎接两人的便只有这位杨家的女主人。
昨天住下之后,陈默倒也听杨旭细说过他们家的一些概况。
杨旭算是家里的独子,并没有什么亲生的兄弟姐妹,但是堂亲表亲倒是不少。而杨旭的父亲虽然是老爷子膝下的长子,但是因为要继承祖业所以自到大一直被督促着习武,是不是练的童子功不知道,只知道杨父反倒是兄弟姐妹当中成家相对较晚的那一个。
因此到了杨旭这一代,虽然挂着长子长孙的头衔,年龄上来算比他大的堂兄堂姐、表兄表姐还是有着不少。
杨父的武学资质算是一般,学了这么多年也没能得到家中老爷子的一句赞赏,但是因为其他弟妹几个都到后来也都弃了武艺另谋营生,所以能够支撑杨家嫡系一脉的也就是有杨旭的父亲这一家子。好在杨父天分虽然不高,但是继承祖业的心思却没有淡,所以倒也不能说是被老爷子给逼上的这条道,只是难免在看到老人家恨铁不成钢的目光时会偶尔会有些心灰意冷罢了。
之后随着杨旭的出生成长,倒是将杨父从老爷子的严教之下解放了出来,杨旭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天资根骨,足以凭一己之力弥补了整个杨家嫡系一脉人才缺失的遗憾,不至于让杨家武学从此以后改名换了姓。
而杨父虽然从武道传承的一线退了下来,但是平时还是帮着老爷子管理着杨家祖业的一应事宜,近些年因为官家对华夏传统文化的极力维护,杨家武学自也被列入了重点保护的对象之一。因此为了更方便维护管理整个杨家镇的传承,杨父便被安排到文化局兼职了一个不大不的岗位,也算是沟通杨家镇跟官家的一个窗口渠道。
至于杨旭的母亲,陈默现在知道她姓宋,也的确是出身不凡。
华夏之地现今存在几个武学世家陈默并不知晓,但是能够搬上台面让武修界津津乐道的无非就是那么几家,除了杨家之外,宋家也算是其中之一。
杨旭的母亲就来自宋家。
近代以来,杨宋两家一直交好,甚至在某一段时间还有联姻的习俗,只是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做法慢慢被淡化舍弃了,不过作为世交,平时的往来还是经常会有的。
杨旭的母亲便是宋家上一代的嫡系传人之一,不夸张的说,她还是宋家上一辈资质最出众的那一个,换成在古代,出门都要被江湖人氏尊称一声宋女侠的那种。更是因为她不仅武艺了得,容貌姿色同样出类拔萃,所以当时可以说是几大世家子弟竞相追求的对象。
而说起来缘分当真是妙不可言,就在杨宋两家一次来往会晤的交流当中,这位天人之姿的宋女侠偏偏一眼就盯上了杨旭父亲这个沉稳低调,却默默为杨家祖业传承做努力的男人。所以后来才有了宋家最出色的女弟子与杨家最差的传承人之间的结合,在当时的圈中也算是广为流传,却不敢说佳话。
现在的宋女侠已经安心的相夫教子做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主妇,但是底子还在,偶尔也会做一些有益身心保持状态的修行,所以武艺较之以往也没有落下太多。
因此在这一家子里面,如果说杨旭的武艺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么杨母至少就是身居第二的那个,而杨父这个一家之主便只能委屈的垫了底,在这两个妖孽母子面前瑟瑟发抖。当然这是玩笑的说法,所谓天道有循环一物降一物,才是家庭关系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将杨旭数落了几声之后,杨母又亲切的叮嘱陈默一句注意晨霜路滑,这才放心让两人离开。
陈默没来得及感叹杨母这女侠与乡妇完美结合的神奇气韵,离开杨家大门之后诧异的对杨旭问道:“进山?”
“呵,说多无意,你跟我来就是了。”杨旭笑道。
陈默点点头,也没再问。
入冬的清晨难免有霜降,镇上许多房屋还保留那种斜顶青瓦的构造,那是与晨霜之景最好的结合物,所以站街道上一眼望去银光熠熠,端的是一副名为‘古镇之冬’美妙画卷。
霜降的清晨尤为寒冷,但是以陈默跟杨旭的体质完全忽略了这一点,但是衣着单薄的两个人走在街上还是相当的显眼。
乡下人起得早,所以同样布满霜痕的街上还是不难看到行人,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的身影迎面与两人靠近,正要擦身而过的时候,青涩脸庞上的双眼突然一亮,直直盯着杨旭。
“杨旭哥哥,你回来啦!”
“嗯,学校提前放假了,昨天刚回来。”杨旭笑着应道。
“哦~”
姑娘怯生生的应了一声,兴许是看到了杨旭身旁陌生的面孔,脸上的笑容慌忙收敛,拉了拉背包的带子害羞道:“我、我要上学去了。”
说着姑娘已经举步离去,只给两人留下耳旁那一抹俏皮甩动的柳辫的轨迹。
姑娘十五六岁的年纪,少女特有的眉清目秀会让人看到后眼睛一亮,而双眼中一时间迸发出的那种光彩,无疑是晨辉之下最美妙的一道星芒。
看来杨旭不仅在同龄的女生当中深受欢迎,便是这种情窦初开的姑娘都抵挡不了他的魅力。
陈默看在眼里,不知为何嘴角一牵露出了微笑。
“这是在镇上中学读书的女生,时候会经常跑去看我们练武,所以都认得我,大概也是期末要考试了,所以赶着去早读。”杨旭解释道。
“不用特地跟我说这些,我又不是胖子,不会去跟某人告状的。”
兴许是古镇这种安定的气氛跟环境让陈默也颇感舒心,此时竟而开口揶揄了杨旭一句。
杨旭哭笑不得,他倒是希望自己这个舍友能多表现出他们这个年纪该有的生气,但是如果条件是以揭他的窘事为前提的话,那么……那么他也无可奈何不是吗……”
这算是一个插曲,为了不耽误时间两人加快了脚步,而陈默一路沿着街道被杨旭径直带出了镇之外,当真往古镇后面的山坳而去。
两人脚力都是不俗,普通人要行半天的路程,他们赶在朝阳完全露头之前就到了。而越往山坳的方向去,脚下的路径就越来越狭窄,到后面的青石阶梯上便只能下脚了,只要是带轮子的交通工具尽皆被拦在了外面。
其实严格来说这也不能算是登山,因为两人走的路程更多的是在绕过一处处山丘,杨家镇附近的地貌整体而言算是平坦,并没有高耸如云的山峰环绕,这大概也是镇成不了旅游胜地的原因之一。虽然说起来交通也方便了不少,不至于让镇与世隔绝,但也因此缺少一飞冲天的条件。
“杨家镇以前还只叫杨家坳,真正的原址其实就在这山坳之内,因为隐秘性好,在战乱年代还能躲避一些军阀马匪的侵扰。只是后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加上交通的不便,这才慢慢前移到外面的镇上面。”杨旭边带路边对陈默说道:“别看我们是武学世家,其实在战争年代,同样要避开那一杆杆枪炮才能谋生存。”
“整个杨家镇的祖宅其实就在这山坳之内,搬迁出来后里面的住宅就都空了出来,但是武场没有搬,所以现在那里就成了我们杨家武学现在的道场所在。”杨旭道:“当然那也不是什么外人不能靠近的绝密之地,即便是来旅行的游客,只要愿意踏足的话进去观览一番都是没问题的。只不过山路难行,加上里面的条件确实简陋,风光景色什么的也远不如镇上,所以平时还算清净,不至于影响修行。”
说着两人已经跨出一道山口,陈默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但是入眼的色调就单一了许多。如果说外面的镇上的建筑只是刻意保留一些古朴风格外貌,其实内里早就现代化了的话,那么山坳里的这些建筑房屋那就是真真切切的原始状态了。虽然许多木质阁楼放在旧时代并不算寒酸,但是陈默甚至怀疑里面通没通上电能照明。
放眼望去倒也确实看到了一些人影,但是跟武校那种成百上千人呼呼喝喝做演练的场景完全不能同日而语,要显得冷清安静了许多。就陈默所见的,只能看到一些地方有几个人居高而立,似乎正对着晨起的朝阳做着一些练气吐纳的功课。
杨旭的一身白色练功服古朴的样式中带着现代话织造技术特有的光泽,而陈默看到的这些人当真就是一身粗布麻服,若不是肩膀以上的形象还是保持现代化的风格,陈默几乎要以为他们是古时候穿越过来的了。
“留守在杨家坳的人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是一些长辈,但是我们杨家在如今武界的地位基本上就是靠着他们在做支撑了。”杨旭说道:“镇上倒是还有像我一样年轻一辈的弟子在修行,不过他们一般也不住这里,只是在需要接受师傅授课的时候才会过来,毕竟义务教育的文化课程也不能落下,读书升学才是镇上孩子的主要功课。”
正说着,一个中年模样的汉子似乎正准备出山,靠近两人当前,看到杨旭的身影后赶忙挪步上前见了一礼。
这男子看着已然有四五十岁的年纪,但是步伐依旧轻盈,身姿依旧矫健,显然是武艺修为不俗,当是属于杨家武者中的中坚力量。然则看到杨旭后,他却抱拳恭敬的问候道:
“见过杨旭师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