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妙骨芳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九章 世子出征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世叔:“老哥,你还在坚持你想做的事吗?”

    老朋友意味深长随意问了一句,丞相眼皮跳动。

    丞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老朋友:“天渐渐冷了,你的身体看起来大不如前,朝廷里的事情少忙活,你还有这么多优秀的孩子呢。”

    丞相:“你要走了?”

    老朋友:“嗯,要走了,忙活完手上的生意回到我的北方过日子去。”

    老朋友仰天大笑出门去,他就是这样的人,看的清清楚楚,过得自由自在。

    权势,束缚了人的里里外外。真正拿的起放的下的人没有几个,一生权倾朝野,呕心沥血,不如功成身退,隐于江湖。

    知其不可为者而为之,是寒兵的野心,也是他的执着。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他的本事和胆量。

    边疆,又一封告急之信八百里加急而来……

    朝堂上,人心惶惶,众说纷纭,皇上听了一是头痛,二是悲痛。

    信上说,我军主将路町带军好胜心强,不听劝诫,非要带人乘势追击对方主将,不料落入对方陷阱,半个月来没有一点消息,生死不明。我军被迫退守洪州城,利用洪州城独天得厚的优势防御外来入侵,这一连就是五座城池啊。

    皇上担心前线战事,还要担心路町的命。路町根本不是急功近利的人,绝对不会因为一时得意失去自己的原则。

    路町,你现在到底如何,是否还活着,真了没忘记你说过的会平安归来。你是朕的半壁江山,绝不能有事。

    丞相此时此刻的言论举足重,至关重要。

    丞相:“皇上,路町将军都没了,朝廷眼下只有将白将军可以担此大任,您看要不要……”

    这一次,皇上不想再被丞相牵着走。他不相信路町的事如此简单,

    皇上:“路町都拿不下孟不言,将白不见得十拿九稳。”

    丞相:“若是一开始就知道输赢,谁还去打仗。将白不去,只有成王殿下出手了,只是……成王殿下不太乐意吧。”

    皇上:“成王不方便,朕以为,定泽王世子君明之就不错,世子成熟稳重,熟读兵书,是个不错的人选。”

    君明之听到皇上亲自点名,上前郑重一跪。

    世子:“多谢皇上信任,微臣定不负众望,势必拿下孟不言。”

    皇上:“好!朕封你为大将军,现在就赶去洪州城,势必要拿回晋国的五座城池,朕等你凯旋归来。”

    世子:“臣,遵旨!”

    没想到皇上和丞相想到一块去了,这样也好,免得他绕来绕去多费嘴舌。丞相不禁挑眉一笑。

    都说三十而立,世子如今总算有机会披甲上阵,一展抱负,和父亲一样为晋国立下汗马功劳,不负武侯骄傲。

    路町失策,皇上郁郁寡欢,忧心忡忡,还要终日操劳国事,这个君王当的真够累的。

    世子要出征,郡主亲自跑到城门楼为哥哥送行,爹爹说过,出去打仗是会丢了性命的,她舍不得哥哥,此情此景,泣不成声。抱着哥哥不放手。

    君明之:“妹妹,以后要好好听爹爹和娘亲的话,不要再闯祸了。”

    妹子第一次见到哥哥身穿银色铠甲,威风凌凌,意气风发。

    无双郡主:“不,我不要哥哥离开,我不要你出去打仗,会死的~”

    君明之:“我怎么有你这样的妹妹,不祝哥哥平安归来,还要咒我。”

    无双郡主:“人家担心你嘛,你要去就带着我去!”

    君明之:“诶,你对我有点信心好不好,哥哥第一次带兵上阵,肯定是要带着战功回来的,不哭了,哭丑了不好看了,哥哥去外面打坏人,保家卫国,这是好事!”

    郡主:“那你说好了,要早点回来。”

    世子:“这是必须的!回去吧,哥哥要走了,不能误了出征的时间。成王殿下,妹年少无知,以后还望您多多照顾。”

    世子道一声语重心长,成王殿下郑重点头。

    大军整整齐齐,锦旗飘飘,他们出发,前往洪州城。

    郡主傻傻的看着兄长离去,直到大军消失的无影无踪。

    成王殿下大手搭上君主的肩膀,君易桥回过头来抱住王叔腰身,埋在他的怀里。

    ——

    北方,这里冷的快,龙樊还未入冬心里已经是大雪纷飞的僵冻地界。寒风夹带着纷飞大雪降落,催着北方人躲在家里过冬。江村也是如此,这个时节,人们都躲在家里。

    江老先生的学堂居是个热闹的地方,同时也是清幽淡淡,书香气息。来往求教的学生数不胜数,学术繁荣昌盛,这就是江老先生大隐隐于市的气概。

    这几日学堂来了一位女学生,名叫顾桦,她独自一人在傍晚时披着红色斗篷前来,撑着同色纸伞,白雪皑皑中的一点红为江村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老先生不吝赐教,让这位女学生想要听的他都会说。而且老先生很喜欢这个学生。今日听的是《治国之道》。

    学堂里点上灯笼,温馨感强烈。寒夜中老先生字正腔圆念着: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故治国常富,乱国常贫。”

    顾桦:“老师,学生有一问,想听听老师的见解。”

    江老先生:“知学好问是好事,你说。”

    顾桦:“您觉得当下的晋国是富是贫?”

    江老先生叹一口气,意味深长到:“晋东洪灾,边疆战乱,朝廷散尽黄金,还有官员中饱私囊,如何算富。”

    顾桦:“您觉得,晋国当下的状况是君王的责任还是官员的责任?”

    江老先生:“我只是一个教书的,不敢妄议朝廷政务。”

    顾桦:“如果一个人,费尽心思不择手段的争夺帝位,他是好皇帝还是坏皇帝?”

    老先生:“自古贤王都有手段,要不然怎么能镇得住满朝文武,边境各国?登上那个位置,必然是满手鲜血,可是记载在史册里是非功过就要看他登上帝位后要做什么。”

    两人讨论治国之道津津有味,与此同时,老先生的学堂居外还有一批人埋伏着,磨刀霍霍,就等着她走出这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