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目前市场上也有第三方的独立评测机构,为了给所测的商品排序,给消费者作为“购买指南”。所以,“测”之后,往往会对各种指标给予不同的权重来计算出一个“得分”,再根据这个得分进行“排名”。
而陈义哲的这间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则着重放在安全性的检测,这种检测其实比“排名”更加简单可靠。
因为即便是深度加工的配方食品,同一款产品的不同批次之间,往往也有相当大的差异。一次检测,最多只能代表“那一个批次的产品”,而无法代表“那一款产品”,更不能代表“那个品牌的产品”。在政府监管机构所做的抽检中,发布结果也只是针对“所抽检的批次”,而不是针对该款产品或者品牌。
这种同款产品之间的“批次差异”可能远远大于检测的不同品牌产品之间的差异。在国家标准中,规定了营养成分的“实际含量”与“标称含量”之间允许的差异,多数指标允许20的偏差。
举个例子说,一款产品的蛋白质含量宣称是3克,那么实际含量超过24克都算正常。国家标准之所以这么规定,是因为这是实际生产中现实可行的控制目标。如果减小允许的偏差(比如降低到10,意味着低于26克就算不合格),就会导致较多产品不合格,从而增加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的增加,最终还是要靠消费者来承担。而这种成本的增加,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也就是说,针对两款蛋白质标称值都是3克的产品,一个检测结果是25,另一个是31,“排名”结果显然是后者远远高于前者,但实际上,可能只是前者运气差被抽了一个含量低的批次,而后者运气好,被抽的那个批次含量高而已。
基于这种具有很大“偶然性”的数据,要去做出一个具有“确定性”的排名,对企业不公平,对消费者也没多大价值。
有的测评选取企业并不进行定量控制的指标来作为“安全性”的测评标准,还美其名曰“比国标更高的标准”。比如说农残、重金属、微生物、清洗剂残留等,国家标准设定了“安全限”——安全标准的含义,是“只要不越线就不会危害健康”。
(ex){}&/ 而此刻仍然有人顶风作案,而且还涉及国内上百种的食品,怎么可能不会令国人感到愤怒,要知道,去年的劣质奶粉事件影响还没散去。
然而,报复很快就来了。
夏梦电子的一些解码芯片和闪存是从香港进来的,年底的时候,似乎得罪了鹏城海关的人,夏梦挨了一个很重的处罚。
陈义哲得知了事情后,倒也觉得事情很小,便让公司人员自行解决,谁知道公司人员这一年多来一直顺风顺水,整个国内的媒体都在鼓吹夏梦电子,因此也让他们内心膨胀了许多。
于是,公司处理事情的人员在和对方交流了几次没有结果后,便直接到海关总署去告状。
几天后总署也派人来调查,了解了真实情况后,没有给夏梦电子处罚,这听起来好像是没事了。
然而没过几天,当载夏梦电子的芯片的卡车入关时,每一辆都被要求检查。鹏城海关边境口岸在这个时候并不多,每天早上,口岸上等待入关的大卡车,一排就是好几公里,检查完了以后就让车重新排队。
今天这么折腾一次,明天再折腾一次,导致了胡毅风那边代工厂的生产进度被拖慢了许多。
持续了一两个星期,意识到事情有点不对劲的陈义哲这才只能麻烦钟子安打听一下,这才晓得,是有一部分人在背后搞小动作。
以此时夏梦集团的体量,只要夏梦不主动参与政治方面的事情,或者在商业上犯了重大的错误,对方想搞事,也只能像是这样恶心一下陈义哲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