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顺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七章 试炮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2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元帅府校场上,李弘基在亲卫的围观下,练习射箭。

    在一片叫好声中,李弘基一连数箭均中靶心。虽然燧发枪已经开始批量生产,但李弘基为了锻炼自己的骑射功夫,还是使用弓箭。

    这时,李双喜走了过来,对李弘基道:“父帅,军器局总管朱轼有事来报。”

    “请他过来。”李弘基接过亲兵的毛巾,擦了一把脸道。

    很快,朱轼就在亲卫的引领下,来到了李弘基面前。

    “大帅,军器局按照你的要求,已经铸造出了一门威力巨大的火炮,不知道大帅什么时候有空试试大炮的威力。”

    李弘基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大喜,对朱轼道:“就明天。你立即回去安排试炮一事!”

    两个月前,李弘基在军器局视察时,就当场向工匠表示,谁造出红夷大炮这样的巨炮,就给予重奖。李弘基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正如李弘基所判断,军器局的工匠具有丰富的铸炮经验,一些人曾参与铸造红夷大炮,尽管手中没有红夷大炮的图纸,但有了李弘基的大力支持,又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经过两个多月的日夜试铸,终于不负所望,铸造出威力可与红夷大炮相当的巨炮。

    朱轼走后,李弘基又吩咐李双喜道:“双喜,你立即通知刘宗敏、李过、高一功、田见秀、刘芳亮、袁宗第这些军中的高级将领,另外再通知李岩、牛金星、宋献策这些文臣,请他们明天一起去试炮。”

    此次攻打南阳城,虽然官军的大炮威力不大,给闯军造成的伤亡不大,但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人,李弘基非常重视大炮的作用。如果闯军的大炮威力超过官军,那官军只有挨打的份。

    李弘基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大炮不论是野战还是攻城,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那万炮齐发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李弘基在攻破南阳城后,还特意去看了南阳城头的大炮。令他失望的是,南阳城的大炮,所发射的炮弹只有实弹,炮身重一两百斤,炮弹也不过10来斤,发射慢,只能打到一里开外,最大的作用是震慑,反而没有弓箭实用。

    李弘基知道明末最厉害的大炮当属红衣大炮,努尔哈赤就曾吃过红衣大炮的亏,后世一些学者考证后认为努尔哈赤就是被袁崇焕的红衣大炮打死的。当初,他看历史大剧《康熙王朝》的时候,清军攻打吴三桂用的也是红衣大炮。

    明朝人一直称为这种大炮为红夷大炮,因为这是仿造红毛人的大炮而得名。红衣大炮,不过是后来清朝人对红夷大炮的称呼。

    李弘基好奇的询问投降的炮手,从炮手的口中得知,红夷大炮只有辽东有,用来对付鞑子,关内的城池上安装的都是一些小炮。这让李弘基产生极大兴趣,一旦闯军有了红夷大炮,攻城掠地就容易多了。

    ……

    试炮放在城外的一处空地上。周围5里内都被闯军布满警戒。

    次日巳时一刻,李弘基和李岩、牛金星、宋献策等文臣,在李双喜等一干亲卫的簇拥下,来到城外的试炮场。刘宗敏、李过、高一功、田见秀、刘芳亮、袁宗第等军中高级将领早已在试炮场等候多时。

    按照惯例,新铸造出来的大炮在试炮之前都有一个仪式。

    李弘基先是净手,来到“炮神之位”的神位前,接过朱轼递来的香,虔诚上香祈祷。这才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试炮处。

    大炮周身被一块大红布覆盖,目视炮身大概有3米多长,参与铸炮的工匠,怀着忐忑的心情站在一旁。当李弘基一行到来时,工匠们刚想跪下行礼,就被李弘基挥手制止。

    “大帅,请你为大炮揭布!”朱轼走到李弘基身旁,恭敬的道。

    李弘基一把掀开炮身上的红布,长长的炮筒,黑洞洞的炮口正对着前方。

    李弘基问道:“此炮乃何人所铸?”

    “此乃工匠毛汉强所铸。”一旁的朱轼答道。

    “毛汉强何在!”李弘基高声道。

    “小人在!”一个年约五旬的汉子从工匠中走了出来。

    “毛老伯,辛苦你了。此炮重几何,能够打多远?”李弘基问道。

    “此炮重约2000斤,能够打中3里外的目标。” 毛汉强答道。

    “非常不错!”李弘基赞道。

    “来人,开始试炮!”李弘基大声道。

    早已等候一旁的炮手,先是调整炮身,瞄准三里开外的一处小山坡,然后开始装填h药和炮弹。等一切准备就绪,随着李弘基一声“开炮”命令的落下,只见炮口红光一闪,轰隆一声,不一会儿,一阵剧烈的爆炸声传来,3里开外的小山坡硝烟弥漫,粉尘四扬。

    当烟尘消散后,原来矗立的小山坡不见了。

    在场的众人,看到大炮的威力如此之大,一个个十分振奋。

    一旁的刘宗敏大声道:“大帅,太好了。有了这样的大炮,今后我们攻城何愁不破!”

    李过、高一功、田见秀、刘体仁、袁宗第等诸将也纷纷向李弘基恭喜,李岩、牛金星、宋献策这些文臣亦是如此。

    炮手又接连试射好几炮,大炮并没有异常,这让李弘基非常满意。

    李弘基再次将毛汉强召到跟前道:“毛师傅,这次你做的很不错!你是我们闯军的大功臣,我要重重奖赏你。除了奖赏你1000两银子外,其他参与铸炮的工匠,我同样也会重赏。对了,这些炮弹都是k花弹,威力不错,是谁造了?我也要好好奖赏他。”

    “是我那不成器的小徒弟罗蓝海造的。”毛汉强答道。

    “罗蓝海今天有没有来?。”李弘基问道。

    “他也在现场。”毛汉强答道。

    “罗蓝海!”李弘基高声叫道。

    很快一个40来岁的汉子来到了李弘基跟前。

    “罗师傅,这些炮弹非常不错。我也要好好奖赏你。”李弘基高兴的道。

    “谢谢闯王!”罗蓝海道。

    “毛师傅,像这样的大炮,一个月能够铸造几门?”李弘基转向毛汉强问道。

    “以我们现在的人手,一个月最多可以铸造4门。”毛汉强仔细考虑了一下道。

    “毛师傅,2000斤重的大炮,搬起来很是费劲,你要多考虑一下搬运的问题。”李弘基道。

    毛汉强道:“这个容易做到,只要在炮身上安装车轮就可以了。”

    李弘基大喜道:“那就好!”

    李弘基又对在场的工匠,郑重的道:“大伙在铸炮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安全。你们都是我们闯军最宝贵的人才,我不希望你们出现任何意外。你们每一个工匠的性命,比枪炮本身更重要。炮毁了,还可以造,人没了,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听到李弘基这一席话,在场的工匠都感动的流下了眼泪。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一个人像李弘基这样关心他们工匠的生死,这让他们的心暖暖的。

    李弘基在众文武的请求下,给大炮命名为“神威大将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