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历史写书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一曲莲花落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馆陶县,背临永济渠。

    永济渠是调运河北地区粮食的主要渠道,也是对北方用兵时,输送人员与战备物资的运输线。

    前朝炀帝就是从在这里兵发高句丽。

    正所谓“百舸争流,千帆竞渡”。

    有此依靠,馆陶县自然也是人丁兴旺,经济繁荣。

    太阳高升,馆陶县城,最繁华的集市上,出现了一群乞丐,与寻常乞丐不同的是,寻常乞丐是人手一个破碗,而他们人手一根木棒或竹竿,自称打狗棒。

    细数一下,总共二十三人。

    为首一人,身高八尺,体格健壮,手持一根婴儿胳膊粗的弯头打狗棒,只是眉宇之间能看出些许稚嫩。

    “平哥儿,你带我们来这里做什么?主家的钱,没有被全部抢走吗?”

    一个年轻人想的很单纯,真以为韩平带他们来这里是给他们买饭吃的。

    “就从这家开始吧。大家都坐下,看好我接下来要做的,把它们牢牢的记在心里。”

    这是一家绸缎店,客户都是有钱人家。

    众人现在想吃口饭,全依仗着韩平呢,自然听话的席地而坐,二十二个人,将绸缎店的门口堵得结结实实。

    韩平径直的走进绸缎店。

    开口就唱道:“人道光阴疾似梭,一年一度易蹉跎。可怜今日我无钱,一时一刻如长年。昼无擅粥夜无眠,落得街头唱哩莲。一生两截谁能堪,不怨爷娘不怨天而今无计可耐何,殷勤劝人休似我!”

    完整的《莲花落》,韩平记不清,但前世一直喜欢武侠,喜欢洪七公,乔帮主的韩平多少还能记住几句。

    “哪来的叫花子,这里是你能来的地方吗?冲撞了贵客,我把你大卸八块,看好了,这里是绸缎店,没有吃的,赶紧滚。”

    绸缎店的伙计,见进来了一个乞丐,这还了得,这要是冲撞了里面的贵客,他可真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伙计一边叫嚣着,一边拉着韩平就往外走。

    可别看韩平年纪不大,身体却是人高马大,说他已经成年,也没人会奇怪。

    从小练武的韩平又哪是一个普通的伙计能拉的动的。

    “万贯铜板不嫌多,一文钱来不嫌少。老板想要生意好,看看兄弟有多少。老板若是不给钱,门口兄弟不肯遣。乞儿只为肚子饱,铜板一到大家好。”

    这就完全是韩平瞎编的了。

    唱完这一句,韩平特意让开了身子,让伙计看到了店铺门口静坐的同伴们。

    伙计看到将门口堵得水泄不通的乞丐们,顿时急了,他见过要饭的,没见过这么要饭的。

    这给钱的事,伙计也做不了主啊,急忙跑进内堂找掌柜的。

    掌柜的也没见过这种场面啊,急忙从口袋里掏出三枚铜板递给韩平,让他快走。

    “您呢,行行好,你们这样,我们生意还做不做了?拿着钱,赶紧走。”

    掌柜的一脸嫌弃,可他还真没办法,破财消灾吧。

    “再叫老板一声好,三文钱来不嫌少。乞儿进店只为饱,一人吃饱不算饱。老板再发大慈悲,人手一枚可还好?”

    韩平就是为了给同伴打样的,那可能这么容易就算了。

    “算我倒了八辈子血霉了。见过无赖,没见过这么无赖的,拿着赶紧走。还有,以后不要再来了。你们再来我就报官了。”

    掌柜的实在是那韩平没辙了。打开门来做生意,碰到这样的无赖,也只能乖乖的交钱了。

    “老板人美心肠好,生意一定差不了。广结福缘结善果,福运深厚万世报。”

    最后,韩平还不忘编一段感恩词。

    “走了,一人一文钱,先去买几个烧饼垫垫肚子。”

    在绸缎店掌柜的摇头叹气下,韩平领着村民离开了。

    一片空地上,二十三个人,人手三个烧饼,狼吞虎咽着。

    “平哥儿,你这都哪学的。果然是读书人,要起饭来,也和别人不一样。”

    韩五一边咽着口中的烧饼,一边含糊的说道。

    “对啊,平哥儿,哥几个跟你出来,算是跟对了,有了这招,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挨饿了。”

    韩二跟着应承道。

    从村里出来的时候,韩平已经和他们约好了,韩平自称韩老大,他们再也没有了以前的名字,从韩二排到了韩二十三。

    这二十二个人,就是韩平复仇的最初班底。

    “叫我韩老大。我刚才唱的那些,你们以后要好好学。”

    韩平目视着远方,平静的说道。

    他有着自己长远的计划。

    从他给自己父母亲手缝肉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发下了毒誓。

    这辈子,他活着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不会让任何一个大势力好过。

    制造韩家村惨案的是谁?

    直接凶手是刘黑闼的溃兵。那么李建成和李元吉呢?借兵给刘黑闼造反的颉利呢?

    再往后推呢,源头是隋炀帝的三征高句丽,还是各世家支持的反王势力?

    傻子好,傻子好啊,一个傻子饿急了,哪里会在乎是什么肉?

    一想到这一点,韩平心中就没有任何道理可言,只要是他认定的,那就是他的仇人。

    父母的惨死,这世上没有一个势力是无辜的。

    乱世,乱世好啊,只有乱世,才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他有着详细的计划,抢粮的那些溃兵,活不过两个月。

    至于刘黑闼,他想亲手报仇,只是已经没有机会了。

    以他现在的实力和势力,去了也是找死。

    刘黑闼活不过明年二月,那么他复仇的对象现在就剩下李建成和李元吉了。

    哪怕他知道,这两人的后果会很惨,但他想亲手报仇。最不济,他也要参与进去。

    他前世本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大学生,但对于唐朝的历史,受到无数小说和电视剧的熏陶,他多多少少还是知道的。

    “韩老大,那不是张口就来吗。”

    “人道光阴疾似梭,一年一度易蹉跎,可怜今日我无钱,一时一刻如长年。”

    “万贯铜板不嫌多,一文钱来不嫌少。老板想要生意好,看看兄弟有多少”

    “再叫老板一生好,三文钱来不嫌少。乞儿进店只为饱,一人吃饱不算饱……”

    “老板人美心肠好,生意一定差不了。广结福缘结善果,福运深厚万世报……”

    韩十六张口就来。

    这可就把韩平惊着了。想不到他带出的人来,还有这样的人才。

    哪怕都是顺口溜,听一遍就一字不差的重复出来的,那也绝对是个天才。

    “韩十六,你读过书吗?”

    “嘿,韩老大,整个韩家村,除了主家的人,谁读过书啊。”

    韩十六轻笑着回道。

    “以后跟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教你们识字,练武。”

    韩平平静的说道。

    这二十二个人,他现在有大用,至于最后他们能活下几个来,那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韩老大,我们都这个年纪了,还识什么字,练什么武啊。能有口吃的,我就心满意足了。”

    年纪最大,看上去足有四十多岁的韩二开口说道。

    三十多岁的韩二,称一个十二岁的娃娃为韩老大,怎么听怎么别扭。可他还是喊了,骨子里的奴性一直存在着,哪怕这个十二岁的孩子,已经不能在算是他的主家了。

    “有没有用,过两天你们就知道了。”

    韩平目光悠远的望向远方,不知在想着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