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善灵觉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请假三小时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呆在兵部的日子挺惬意。

    库部书令史本是文职。

    每日将一些军械、令牌还有兵籍等等清点记录在薄即可。

    很多记录十分有趣。

    少年看看便好。

    也不多说什么。

    对华国兵部库部相关也算有了整体上的了解。

    除去这些花费的时间,每天仍是可留一个时辰温书。

    父亲教诲音犹在耳——

    “超出常理的力量,往往都来自常理之内。这些年来我每天只管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及时温书,闲时运气,所幸从未懈怠半日,就这样一步一步被推上了大元帅之位。”

    所幸从未懈怠半日。

    看似简简单单。

    实则难如登天。

    毕竟“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嘛。

    自己既然决定了习武,那定是要加倍努力不辱帅府的威名才好。

    好在习惯使然,几月坚持下来,这位少年从未中断一天。

    库部虽说不是武库或者藏经——

    有着海量的“武林秘籍”。

    但是普通的武学基础入门书本还是有一些的。

    这不杨慢慢就找到了一本无名的陈旧剑谱——

    说是剑谱,其实也不尽然。

    书中只是提到用剑的技巧。

    出。

    劈。

    刺。

    挡。

    收。

    因为尽管这些技巧简单至极——

    但任凭自己如何去吹毛求疵都找不出毛病。

    并且不仅书中提到的练法很具体,连休息时间,包括每日的练习时间和整体进度,甚至包括具体的休息方法都有提及!

    杨慢慢觉得很适合自己。

    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做——

    再不济比十万天兵天将那几位唱大戏的“武艺”要强。

    先是出,即出剑。

    气沉丹田。

    握剑。

    随腰部力量顺势一拔——

    用巧不用全劲。

    最好有实物对象,做到每次出剑都能具体到一个点。

    将每次出剑点保持一致即成。

    书上说刚开始每日练习一百遍即可。

    三日时,出三十遍。

    再三日依旧一百遍。

    如此循环反复——

    需三月左右即可将出剑一式练至出剑点合一的“境界”。

    劈,刺,挡,收宜是如此——

    劈三千,刺三千,挡三千,收三千。

    书中说,只需一年即可将这些技巧做到标准。

    往后照此习法,勤练不缀唯手熟耳。

    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一年时间,很快就要相安无事过去了——

    这一岁,和徐莫莫的感情更进一步了。

    那一位兵部侍郎也终于找上了自己——

    一个正四品大臣能够闲来无事前来这小小的库部,当然会让库部其他官吏紧张的同时深感荣幸。

    少年则“临危不乱”。

    虽然一年前当着这位大人的面撩拨了对方的姑娘,但是自己真心实意毫无做作。

    第一次见老丈人时,不对,应是兵部侍郎时——

    杨慢慢只觉得眼前中年男子三分英气七分书气,可以判断年轻时也是风流倜傥的英俊书生。

    “毅恒拜见徐世伯。”

    徐偃明一脸和气,声音竟是那般温醇:“不必多礼。”

    杨慢慢虽说近一年钻研剑术,却也从未弃文。

    两个书生对聊,自然相谈甚欢一切顺畅。

    少年“款款而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故曰圣贤之仁或如钓鱼之恭,拨得人心以挑山岳,诚不如山林恶汉之可爱也。”

    百闻不如一见。

    徐偃明见这少年实在聪慧,只是不知为何潜意识里留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阴暗感?

    思忖片刻,温和答道:

    “贤侄大可不必如此认为。书上也说了,故生道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

    少年发现这位侍郎大人从始至终谈吐优雅,“不卑不亢”。

    既没有因为元帅的关系而刻意“讨好”,也没有因为“臭小子占自己女儿便宜”而拿出一副恶老丈的气势咄咄逼人。

    那位中年男子从杂谈再到善恶之辩,无一不是以和善平等的语气,这就让少年感到很舒适啊——

    不愧是自己心仪女子的老爹啊。

    要不怎么说是君子一谈如沐春风呢?

    不知不觉已聊至深夜。

    少年微微一笑,说道:

    “今日世伯可是卖了我好多斤仁义道德啊,实在受益匪浅。”

    “少年的心思,就该简单清澈才好,大可不必’人生不过百、常怀千岁忧’的强说愁。你不用看得太远顾虑太多,很多时候我们都要更加相信这个世界善意的一面啊。”

    最后,徐偃明留下一句“有空来家里坐坐”便离去了。

    少年欣喜若狂。

    ……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

    温书,扎马步,练剑。

    少年底子打得太过扎实,甚至到了“变态”的程度。

    “不行,得找人实战练手才行啊……”

    ……

    华国帝都城外北行二十里。

    有翠华山。

    近一年随着佛法西来的风潮,有大量西域的来客涌入。

    山上走着一位少年。

    正是杨慢慢。

    听说翻过这山那面山下小镇最近卷入流民甚多,鱼龙混杂,自己请了几日公假没事前来凑凑热闹。

    万一碰上几个地痞流氓了呢?

    那不正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哪个少年不是有着这份大侠憧憬?

    另外正好试试自己这一年半的习武到底是个什么程度嘛。

    也不知是年少轻狂还是绝对自信,十五岁的少年一马一人踏路而行。

    郦君如则吩咐徐管事跟了上去暗中保护。

    只是行了半日,少年难免犯嘀咕:

    这华国上下治安已经到了这么夸张的地步了吗?

    一般来说,不是只要走到山里就会蹦哒出一群土匪,说些“此山我开此树我栽”然后就“留下买路财”之类的台词吗?

    这他娘的都走了半日了,咋一个人影都看不见嘞?

    白天山上兜兜转转,晚上小镇夜市晃荡,也是没有碰到任何可以打起架来的“冲突”事故。

    哪怕是“瞅你咋滴”之类起了冲突也行啊!

    嗯!

    这样下去可不行!

    假期还有三日了。

    再不打架压根不知道自己这苦修一年的真实水平。

    ……

    杨慢慢再次来到小镇夜市。

    买了一件夜行衣。

    还有蒙面的黑色脸罩。

    既然没有强盗土匪,那老子自己来扮一回强盗土匪算了!

    就专挑那种长得穷凶恶极一看就知不是什么好人的硬茬儿揍好了!

    大不了抢了财物再还回去就是!

    ……

    少年在山上寻一“贼窝”。

    再找下埋伏“绝佳”地点。

    两日相安无事。

    第三日,就在犯困的杨慢慢打算放弃之时,好戏终于开场了——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有一行镖车路过。

    带头的大镖师相貌粗犷、孔武有力,目光炯炯如子夜火炬。

    佩一大宝刀由虎纹钢打造,刀柄镶猫眼三粒、鸽子血四粒。

    杨慢慢一眼看出是以北斗七星状排列。

    再看他骑着的马匹战纯黑无比,身材修长四肢健壮。

    大镖师为其取名“玛刹纳狄”,玛刹拉狄披精钢蝉翼甲,佩紫檀雕花鞍。

    此时座下绑着马缰的雄骏,已疾行山林百里气不稍乱。

    少年身体竟开始渐渐兴奋。

    这他娘的是个高手!

    时机到了!

    “呔!”

    蒙面的“强盗”一声大喝——

    从树林处拿剑杀出!

    “哇哇呀呀呀呀呀呀!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想……”

    岂料杨慢慢话未说完——

    那为首的“凶悍”大镖师竟然是丢下宝刀,调转马头拔腿就跑!

    只听那厮边跑边喊:

    “不好了,有贼啊!”

    “大家快跑!”

    留下瞠目结舌的“强盗”一人原地发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