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背枪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九章 接任拳门堂主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城墙上,黄大道每天和倪大叔就守在垛子上。开头几天,大家还比较紧张,打听捻匪到了什么地方,时间一长,见捻匪始终在县城周边打转,始终不来攻城,再加上眼见城墙高大,濠沟宽深,慢慢也就松懈下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守城的壮勇也开起小差了。例如,两人中,只要有一人在岗,另一人也能请假下城了。还有就是守城的壮勇,原本要求要始终盯着城外,遇有情况,及时上报,但现实是并没有人察看,壮勇干脆靠着城墙东倒西歪歇息,不多的县丞前来巡察过两次,大家也都提前装好了样子,县丞一走,马上又恢复原样。

    “大道,有人找你。”隔壁另一个队的小刘过来招呼黄大道。

    “好勒!”黄大道来不及琢磨,答应道。一边往城墙下走一边思索,“在泰和县,也就蒋师兄对自己还算有情有义,现在又属同门,不过按照蒋师兄的性格,没事一般不会找到城墙上来,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事!”

    下了城墙,果然是蒋保义。

    “蒋师傅!”为了避免人怀疑,在外人面前,两人还是用以前的称呼。

    “大道!”蒋师傅客气道。

    蒋师傅见周边也没有人关注,拉着黄大道去了一边僻静的地方,“大道,明日六月初六,是我们梅花拳四大节日之一,杨师弟准备在沙巷街泰和县拳场,举行祭拜,时间定于午后,请务必参加!”

    “明白!”这个地方,就是黄大道拜师学艺的院子,听了蒋师兄的同知,黄大道本想问还有谁,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毕竟江湖聚会,保密尤其重要,明日到了自然就知道了。

    第二天,黄大道请好假,和倪大叔交接好,吃了午饭,就往泰和县这处秘密据点走去。

    黄大道在大门轻点五下,正所谓“五点梅花”。梅花拳拳门暗号,多以五为解锁的关键,例如以五个石子摆成梅花形状,或者叩门五下拳门中的弟子,大多都能意会。

    进到后院,蒋保义、杨中和已经等在大堂,另外还有六名壮汉,黄大道与众人一一见过。六人中,除一位名叫贾怀的四十岁的汉子在县城经营肉铺外,另外五人都是村庄里的农民,魏庄的魏学桂因为魏大逃亡暂时负责本庄拳场,其余四人有靳家庄的粱邦众、前李庄的李广文、曹庄的曹奎虎、刘沟口的刘作成,集人都是本村拳场头领,这五个庄子,练拳的人多的七八人,少的两三人,好在几个庄子互相邻近,也算有个照应。

    后院大堂已经布置完毕,正中供奉“天地君亲师”位,还有拳门四大老祖,香案摆上炉鼎。

    按照拳门的规矩,大家站好位置,磕头上香。活动由杨中和主持,按照辈分,蒋保义和黄大道站在最前面,另外五人为晚辈站在后面。此时,黄大道才知道,自己居然长了魏学桂等足有一辈,这些四十多岁的壮汉,居然叫自己师叔!

    “拳门兄弟,今日礼成,我有几件事想跟大家商量!”杨中和坐在首座,对着大家说道。座下众人,侧耳倾听。

    黄大道见杨中和二十来岁,气度沉稳,很有大家风范。当时杨中和与父亲杨健在一起,躬身伺候,并没有看出有什么过人的地方,然而现在坐镇一方,行为气度很不一样。杨健当时夸自己是少年英雄,其实杨中和,才更显英雄风采。

    “眼下泰和县有诸位竭心尽力维持,局面算是稳定了。前日,父亲来信,召我南下,信中虽然没有明言,但一定是紧要事情,因此,决定今日过后,我就立即南下。”

    杨中和说完,座下诸人面面相觑。

    魏庄的魏学桂和大家一样,眼见事情毫无征兆,也感觉非常诧异,着急地站起来说道:“泰和县拳门百废待兴,好不容易有师叔前来主持,事情刚有点起色,这就要走,师傅人又在山东,也不知道几时能够回来,师叔一走,这得来不易的局面,难免又要回到原样!”

    魏学桂经历抗租抗粮、被县城团勇清剿,对前一段时间的经历还心有余悸,因此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向好的局面。

    “还记得一个月前,我们魏庄的拳门弟子,死的死逃的逃,十几名师兄弟的头颅,至今还挂在城门前……我也是九死一生才逃到靳家庄,捡了一条命。要不是杨师叔少年有为,主持泰和县拳门,咱们这帮人,才免作鸟兽散,又聚在一起,师叔现在突然要走,拳场怎么办,咱们拳民怎么办!”

    魏学桂因为说的是切身的体会,语言激动,感人至深,其他人纷纷点头。

    “杨师叔,学桂师弟的担心不无道理!咱们泰和县拳门刚刚兴起,虽然拳民比不得那些大县,但好在农人淳朴,大家日子过的艰难,望咱们拳门如久旱盼雨,希望有人带着大家过上好日子!师叔才来一月,拳门事务就整理得井井有条,拳民亲如一家,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我们非常佩服。虽说前方有要事召集师叔前去,可是拳门以拳民为本,以泰和县眼下这样的情况,旦夕就有瓦解的危险,师叔能不能给师叔祖说一声,暂时留在本县,待师父从山东归来后,再走也不迟啊!”说话的是贾怀。

    贾怀虽然是个商人,但向来仗义疏财,对泰和县拳门建设非常积极,包括泰和县拳门好几处堂口,都是贾怀亲自操持,因此在泰和县拳门中,大家风评很高,虽然干的是杀猪卖肉的生意,却被大家称作“贾善人”。

    杨中和见大家七嘴八舌,都是挽留自己,心中虽然高兴,但确实赶到为难。

    “诸位拳门弟子,难得大家看得上本人,只是泰和县情况,父亲一直了然于胸,既然有事征召,必然情不得已。”杨中和向大家拱手致谢。

    “我这里推举一人,此人武功扎实,根基深厚,见识宏远,品行端正,深得父亲真传,必能带领泰和县拳门发扬光大!”

    听杨中和这么说,大家的胃口也都吊起来了,在泰和县,谁都不知道还有这一号人物!

    大家左看右看,都明白是蒋保义和黄大道中的一人!而两人之中,各人猜想,自然是蒋保义了。

    蒋保义早年进入拳门,资历很深,功夫又高,当年同张柏发师父一同来到泰和县,一直坐镇县城,在幕后维持,和杨健师叔祖也有交往,如果蒋保义从幕后走向前台,倒也是顺理成章。

    “黄师弟,张师兄从山东回来之前,泰和县就请你主持了!”正当大家都认为是蒋保义的时候,杨中和却点名黄大道,这让黄大道本人,以及在座诸人,又是大吃一惊!

    “黄师弟,这件事杨师弟和我已经商量过了,咱们梅花拳门,向来是唯才是举,我们也是看重你的能力,大丈夫干事,定要抓住机会,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咱们堂堂一处拳场,正是你发挥所长,挽救苍生黎民的时候,千万不要推辞!”蒋保义接着杨中和的话说道。

    黄大道听蒋保义这么说,确实心动,虽说眼下泰和县拳门中拳民不多,但这里也是堂堂一个几十万人的县,只要下足功夫,未来发展可期!只是自己才十八岁,修习梅花拳也才几个月,何德何能能够率领拳门弟子,去干此伟业!

    黄大道犹豫再三,正想推辞,就见座下弟子们,都站了起来,向黄大道拱手道:“恭贺黄师叔,弟子一定以黄师叔马首是瞻!”

    其实,按照杨中和的本意,是和大家意见一致,准备让蒋保义从幕后转到前台,接手泰和县拳门事务。结果蒋保义大力推举黄大道负责,并极力声言黄大道必能胜任。

    杨中和虽然不太相信,但时间紧急,自己需要立即动身,既然蒋保义一再推荐黄大道,杨中和也只好将就同意,让黄大道担此虚名,再由蒋保义实际主持。

    泰和县拳门本来人也不多,人才更少,要说服大家同意,其实并不难。实际情况也确是如此,大家见杨中和提名,蒋保义力挺,黄大道虽然年轻,但得到杨健赏识,其中自有道理。再加上梅花拳门中人,多数从事体力劳动,性格干脆,讲究实际,见杨中和离开已成定局,便也不再纠结,认了黄大道,黄大道到此退无可退了!

    “黄师弟,你说几句吧!”杨中和见事情已定,对黄大道更加客气,请黄大道说几句。

    “多的话倒也没有,咱们和衷共济,共度难关吧!”对于泰和县梅花拳门,黄大道并不深悉底细,此时多说多错,干脆先表态,事情还得后面商量着办。

    当天下午,杨中和将泰和县拳门事务与蒋保义、黄大道进行了交接,各村庄头领又与黄大道完成对接,黄大道就算正式接手拳门事务了。

    至傍晚,黄大道才回到城墙上。倪大叔帮着站了大半天的岗,晚上,黄大道请倪大叔休息,自己还倪大叔一岗。

    夜晚,城墙上寂静无声,黄大道抬头望天,又是一轮上弦月。黄大道每有思考,总喜欢望望浩瀚的天空,星光闪烁,月儿圆缺,自己的遭遇也不断变化。这次接了泰和县拳门堂主的事,真不知道是福是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