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恩深义重:当天下午,社员们继续到地里施氨水,林正琴到地里记上社员们干的活,没事了又回到牲口院里,在老爹房里,看到冬梅和秋菊都睡了,就让夏荷看着妹妹点,让春生、春桃挎篮子去地头割猪草,并把家里的钥匙挂到春桃脖子上,让她拔完草,提前回家喂喂羊。春桃、春生挎篮子就去地头割草了,春生来到地头就不干了,只在路上玩,春桃叫他也不理。春桃气的撅着小嘴自己割草,割满篮子才喊春生,帮她挎篮子回家。回到家春桃又累又渴,看到堂屋门口香台子上的大瓷壶,拉过壶嘴就喝,她也感觉不对味,但口渴的厉害,不管三七二十一只顾喝。喝下去没多大会,就感觉心里难受、肚子疼的要命,趴在地上直打滚,嘴里还吐白沫。春生看到姐姐的样子,吓坏了,问姐姐怎么回事,春桃也说不出话来。春生连忙出去喊人,在大门口,正好看到有辆拖拉机开过来,春生连哭带叫的,拖拉机上的人都下来了。原来大队刚买来六台拖拉机,一个生产队配一台,大队会计王自堂正领着驾驶员在路上试车呢。王自堂忙问春生怎么回事,春生就把他们领进院里。王自堂看到春桃在地上直打滚,赶紧把春桃抱起来上了拖拉机,让司机开着往公社医院赶。在医院看过大夫后,王志堂交上钱,亲自守着春桃,准备让医生给她灌肠,灌完肠,挂上针。正琴、昭同才骑自行车赶过来,王志堂给他两口子说明情况后,昭同两口子千恩万谢,就让王志堂先坐拖拉机回家了。正琴坐在床头,问春桃怎么回事,春桃给她说了当时的情况,昭同才明白过来,原来昭同在地里揽氨水时,喝完茶后,往茶壶里偷偷灌了一壶氨水,回到家放到香台子上了,准备晚上去园里浇菜,没想到让春桃当茶喝了,昭同肠子都后悔青了。正琴也不好再数落昭同了,就在医院守护着春桃,让昭同回家照顾孩子。春桃在公社医院住了三天,才出院,在家里又过了几天,等到春桃完全康复了,昭同和正琴就带着春桃,去王志堂家里道谢。三口人来到王志堂家大门口,闻到满院飘香,沁人心脾。推开大门,看到满院子都是花,一条青砖小道一直铺到堂屋门口,小道两旁,用青竹扎的菱形篱笆把花丛隔开,院子里各种盛开的花朵竞相争艳,其中月季花居多,看地上红的、白的、蓝的、绿的、黄的、紫的花瓣铺满了地,人在其中,好像进入花的海洋,真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让人赏心悦目,目不暇接。王志堂两口子听到动静,赶紧迎了出来,把昭同一家人让到堂屋就坐。昭同、正琴连忙向王志堂致谢,并让春桃叫爷爷、奶奶。春桃笑着对王志堂说:“谢谢爷爷的救命之恩。”王志堂连忙把春桃抱起来,高兴的说:“小春桃小嘴真甜,真是太漂亮、太可爱了。”春桃随即在王志堂脸上亲了一下,王志堂不停的夸春桃:“这丫头太乖巧,真是太讨人喜欢了。”朱红云赶紧倒茶递烟,并给春桃拿了饼干糖块,又让昭同三口人在连椅上坐下,王志堂和昭同拉呱的功夫,正琴仔细打量了王志堂家的客厅。只见王志堂堂屋里摆设的整齐有序,客厅中间悬挂着主席的巨幅画像,两边配有主席的诗词条幅,条几上放着主席的石膏像和各种盆景花卉,大桌子上放着收音机和一套精美的茶具。客厅两间,东墙上贴着革命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等宣传画。靠墙放着一圈连椅,屋顶用铁丝拉的白纸书棚,和室内的白墙浑然成为一体,整个客厅给人一种干净敞亮的感觉。正琴仔细打量了一眼王志堂,以前真没仔细看过,只见他上身穿小西服领白色褂头,下身穿浅灰色的确良裤子,脚上穿着黑色国泥布鞋,长方脸、高鼻梁、浓眉大眼、浅酒窝、略带串腮胡,面带微笑,看上去举止大方、和蔼可亲,真的挺像总理,难怪人们常喊他小总理。王志堂谈笑自如,声音洪亮,他给昭同、正琴介绍村里的下一步规划:“我们国家已把经济建设放到了首位,农村的日子也有盼头了,会越来越好的。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正在加快推进,你们已看到国家扶持的拖拉机,大队给每个生产队买一台,下一步村里正筹钱架电,春节前一定让村民用上电灯照明。”王志堂很健谈,不论国家大事,还是家长里短,都说的头头是道,说的昭同、正琴心里暖洋洋的,昭同两口子看到天色已晚,赶紧起身告别回家,王志堂和朱红云一直把昭同三口人送出大门外。
第二十七回:功成名就:暑假过后,春桃、春生都该上一年级了,正琴嘱咐两个孩子:“上学放学要一起来回,不要在来回路上贪玩。”春桃、春生都点头答应了,正琴才让昭同送俩孩子去学校报到。根据董昭同的要求,老师把春生、春桃都编入一个班里。俩孩子一入学,昭同、正琴更辛苦了,每天天不亮两口子就起床,正琴伺候孩子穿衣起床,昭同烧饭,吃过饭把春桃、春生打发走了,再把三个小妮子带到牲口院子里,放老爹屋里,再去出工,正琴忙于到各个地里去给社员们记工,空里还得照看孩子。昭同两口子晚上还顾着加班织苇箔,赶上好日子,昭同晚上还要跟满军的乐队出门,家里孩子多,不辛苦点哪能顾得过来。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得很快。到了秋后,董昭金的大儿子董国强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军,入伍的这一天,董正兴一大家人都去送他,大队派一辆拖拉机送新兵进城,一家人看国强上去车,满其爱不住的掉眼泪,一家人跟着车走了好远,国强在车上不停的摆手,直到看不见了,孙家香和林正琴才拉大嫂回来。送走新兵,大队里晚上放电影庆祝,春桃、春生放学后,见南北大街上放映员在栽杆子、扯影布,不少孩子在地上画圈占窝、掏尿洞﹝电影场里人多出去不方便,小孩子为撒尿挖的土洞﹞春生也慌着在地上划圈、占窝、掏尿洞,春生给春桃说:“姐姐,你把我的书包背着先回家,拿几个板凳来,我先占着窝。”春桃回到家,爸爸、妈妈还没放工,就自己开开门,在家里拿了两个板凳给春生送去了。正琴放工后,去牲口院里把三个妮子领回家,正准备做饭,见春桃自己回来了,就问她:“你弟弟呢?怎么没给你一起回来?”春桃说:“妈妈,今天晚上大街上放电影,春生占了窝,在那里守着呢。”正琴说:“就他电影迷。”昭同也放工回来了,正琴忙叫他收拾晚饭,吃完饭看电影去。一家人简单吃过晚饭,正琴让春桃给春生拿一个煎饼夹点咸菜,再拿一瓶茶先去,正琴给孩子们拿了衣服,昭同抱了个大苇席,拿了单被,锁上门,领着妮子就奔大街去了。春生、春桃看到爸爸、妈妈连忙招手,昭同、正琴带着孩子在人群中挤进去,昭同铺上席,叫孩子们都坐下,电影就开始放映了。第一个电影《闪闪的红星》太精彩了,大人孩子都喜欢,电影里的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映山红》《闪闪的红星放光彩》堪称经典、余味无穷。孩子们都看的两眼直勾勾的,正琴也跟着学唱电影插曲。第二个电影是豫剧《朝阳沟》,更是正琴的最爱,正琴经常在收音机里收听《朝阳沟》选段,大部分段子,正琴都能唱下来了。孩子们看着看着都睡了,昭同把孩子们卧下,给他们盖上衣服。正琴都听迷了,连孩子也不顾了,电影放完了,正琴也能全部唱下来了,她重温了这部经典,收获颇丰。昭同把孩子们喊起来,收拾回家。正琴有空就唱几段,有时高兴了,还让昭同拉二胡伴奏,左邻右舍的都喜欢听她唱,每逢周日晚上,她就要练练,她一唱,就引来一院子人,大伙都跟她学着唱,就连春桃、春生也能哼哼几段呢,家里都快成剧院了。腊月里,大队请供电局的同志在大街小巷栽上电线杆架好线,腊月二十给各家各户通上电,一到晚上,家家户户亮如白昼。孩子们东家跑西家串,奔走相告,高兴极了,他们看书写字,再不用煤油灯了。大队为庆祝全村通电,春节前就开始排演文艺节目。正琴应邀参加了豫剧《朝阳沟》的演出,她扮演的银环一步到位,不论唱腔、扮相都堪称一绝,年前年后演了几场,都场场爆满,引得十里八乡的青年男女都来观赏。正琴一唱成名,被大队推举到公社里参加文艺汇演,又一举夺魁,后来正琴又被公社推荐到县里去参加演出,她唱的《朝阳沟》选段惊艳全场,唱腔被县剧团的张明远团长相中,县剧团下乡演出时,经常邀正琴参加,正琴真是名利双收啊。从此正琴声名远播,满军也邀请她参加他的乐队,正琴不好意思拒绝,就答应他只在晚上去凑个热闹。正琴经常参加演出,有点力不从心了,就跟队长王慎合说:“王队长,你再找个记工员吧,你看我经常忙的脱不开身,为了不影响生产队里的工作,我想辞去记工员的工作,你就找个人接替我吧。”王慎合不愿意正琴辞职,就给她说:“你的活动大部分都在晚上,真有要紧的事,给我说一声就行,不需要辞职啊。”正琴没办法,只能自己吃苦受累,里外兼顾了。
&/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