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幸福有多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感触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老同学,我的感情故事都讲完了,该你了。”张昕笑看着我,很想知道我这些年过的怎样?

    “咳…”我轻咳一声,略感尴尬,因为我过的还不如张昕呢,她比我有学历,工作又好,还有房子,尽管她离婚了,可就凭她现在的条件随时随地能重组个家庭。我呢?哼,房子没着落,房款够不够都难说。

    这时,老板娘端来两碗抻面和一盘花菜,我急忙接过来,把热气腾腾的小碗抻面推到她跟前,笑着说:“先吃面,吃完再说。”

    “好,先吃。”张昕看出来我在故意岔开话题,也没在勉强。

    不多时,啤酒和花生露上来了。我一杯一杯的喝着啤酒,吃着抻面,回味着年少时的味道,这家面馆的抻面就着啤酒、花菜吃起来津津有味。上学那会儿天天吃,都吃腻了,转眼过了这么多年,再吃一次倍感幸福,不由感叹家乡味真好。

    面吃完了,啤酒喝光了。我点根烟,翘起二郎腿儿对张昕说:“我过的一般般,现在还没结婚呢,女朋友倒是有了,跟我在一起已经八年了,是大连金州的,工作还算凑合。我在那边各种打工,你也知道我文化低,找不到好工作,反正就是凑合活着。”

    “八年了,还在谈恋爱?”张昕诧异了。

    “是啊,没钱没房怎么结婚,先谈着呗。不过也快结婚了,在不结我就四十了,我爸妈也不干啊。”

    “你女朋友真有耐心,换做是我早翻脸了。”张昕顿时佩服的五体投地,却又问:“她没跟你回来过年?”

    “今年没有,总跟我回来过年,她爸妈像孤寡老人似的在家没人陪,不是那么回事儿。”我抽着烟,大口喷吐雾,心想,火火不在也有好处,可以随便抽烟。

    “既然打算结婚了,房子准备在哪儿买?是抚顺还是大连?”

    “当然是大连那边,我习惯在那边生活了,而且大连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我不相信学历会限制住一个人的未来,只要我肯努力挣钱,会把日子过好的。”

    “老同学,不是我打击你,大城市虽然好,发展空间也很大,但竞争也太过激烈了,挣得多、花的多这是有目共睹的。你知道我老公当年买房子背负多少房贷吗?八十多万,那还是十年前呢。没错,北京这几年的房子翻倍升值了,可谁敢卖啊,卖完了再买,还是要花一笔巨款,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张昕也是好心奉劝我三思后行,她在北京生活多年,经历的不比我少,深知大城市带来的各种巨大经济压力有多沉重。

    “没办法,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其实,我也想落叶归根,每个身在异乡的人都会怀念故土的一草一木,就像这碗抻面和抚顺特有的天湖啤酒,经济实惠,满满的家乡味,在大连想吃也吃不到。”

    “嗯,说的非常好。那你就更要考虑清楚了,免得将来后悔。”说着,张昕看了眼手机,笑道:“快三点了,走吧,你加我微信,以后常联系。”

    “行,过完年咱们还要同学聚会呢,到时候我联系你。”我掏出手机加了张昕的微信,然后抢着结了账,不管怎么说我是个男人,怎能让张昕花钱请客。

    回来的路上,我们坐的一辆出租车,又聊了不少家长里短,比如哪些小学同学过的怎样?谁生了儿子,谁生了女儿,谁还住在石林镇,谁搬到了城里?

    晚上吃过晚饭,我继续和火火视频聊天。

    火火在家呆的好无聊,她的单位也放年假了,趁着休息这几天,她帮家里置办了年货儿,收拾家务等等。我们很想念彼此,只要发起视频聊天了就有说不完的话。

    大年二十八,石林镇迎来年底最后一个大集,附近十里八村的纷纷汇聚于此,熙熙攘攘、人山人海。

    大集上有卖各种肉类、鱼类的,有卖春联鞭炮的,锅碗瓢盆的,真是琳琅满目,热闹非凡。

    我和老猫闲着没事,穿的老厚出来赶集,幸好大集上人多,不觉得那么冷。老猫太嘴馋,见到大集上有卖年糕的,买,买完就吃,见到有卖糖葫芦的,继续买,买完再吃,又见到卖烤羊肉串的,再买,而且是买了十串边走边撸,吃的满嘴流油。城镇大集上卖的羊肉串很大,比我们平时烧烤摊吃的烤串大多了,但价格也贵了点,五元一串,正常人有个三五串就够吃了,老猫自己居然撸了十串,而且他之前还吃了串冰糖葫芦和半斤年糕。可以想象一下他多能吃?我也是服了,他竟然能迎着呼呼的小北风,吃下去那么多东西,也不怕灌一肚子凉气。

    我没老猫那么好的胃口,别说一串了,就连半块羊肉都没吃。因为我在烧烤摊干过,深知烤串这玩意儿很不卫生,更别提大集上那些活动摊位烤的肉串了。可人家老猫不管那个,什么卫生不卫生的,解解馋再说。结果,老猫为自己的嘴馋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中午回家了就开始拉肚子。

    农家院的厕所都在屋外,夏天蚊子臭虫多,冬天寒风肆孽冻屁股,不用我说也猜得到一旦在农村坏肚子了会有多遭罪。老猫险些冻抽了,蹲在厕所俩小时没站起来,等站起来了,两腿早已麻木,走不动路了,龇牙咧嘴的提裤子,磨蹭半天才走到门口,没等进屋呢又要拉,赶忙转身回去。

    我笑骂老猫,该,太活该了,这就是嘴馋的下场,看他今后还乱吃不?

    老猫从二十八下午拉到二十九晚上,期间一口饭没吃,一口水没喝,止泻药倒是吃了几片,屁用没有。二十来个小时,老猫被折腾的瘦了三圈儿,将军肚儿彻底瘪了,老脸蛋子儿也脱相了,用他的话说,命大啊,不然就拉死了!

    三十儿这天上午,我妈在家准备饭菜。我和我爸还有老猫,顶着寒风上山了,给逝去的老人烧纸。

    农村好就好在有自己家的坟地,老人去世了不用到公墓买墓地。之所以选在三十儿这天上坟烧纸,也是祖辈传下来的,有着各种不着调的说头儿。当然了,有好多人不理会这些说头儿,年前就把纸烧了。

    老猫爸妈的祖坟和我家的祖坟紧挨着,可他很久没回来上坟烧纸了,他爸妈的坟也变成了小土包,长满了荒草,老猫傻老帽似的站在爸妈的坟上四处张望,到处找坟呢,要不是我爸也来了,老猫能在坟头站到天黑。

    “爸,我二叔来烧纸了吗?”我蹲在爷爷奶奶的坟前,边烧纸边问我爸。

    “前几天就烧完了。”我爸脸色沉重的说。他和我二叔关系相处的不好,其实,不光是他们兄弟不和,就连我那四个姑姑和二叔之间也有很大矛盾。

    早些年,爷爷奶奶在世的时候,二叔很不孝,本来应该由二叔负责养老送终,因为爷爷奶奶把最后的房产都给了二叔,而我爸是在外边买的旧房子结的婚,住了十几年才翻盖的新房。当时买房子的钱不多,是爷爷奶奶出的不假,可最后继承老宅的还是二叔,而且二叔结婚晚,也没少花钱就是了。更重要的是二叔婚后生了两个女儿,没多少家庭负担,住的老房子面积相当大,翻盖以后有足够的空间给爷爷奶奶居住。但是坏就坏在二叔娶了个嗜钱如命,蛮不讲理的媳妇儿,二婶那绝对不是省油的灯,处处算计着怎么把爷爷奶奶撵出去,免得将来爷爷奶奶老了多病多灾成为累赘,既要围前围后的伺候,又要花钱看病。

    为此,二叔、二婶和我爸妈以及四个姑姑们闹的不可开交。我爸是孝子,有心接过赡养老人的义务,可我妈不同意,她和二婶是妯娌关系,性格上相当不和,她说过,赡养老人可以,不差那几口吃喝,也不差那一间屋子,问题是二婶凭什么要把二老撵出来?那可是硬生生把二老挤兑走的,整天指桑骂槐甩脸子,就差没动手打二老了。我二叔堂堂男子汉,就在旁边听着看着,屁也不敢放一个,多气人,多可恨,那是他的亲爸妈,他就忍心看的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