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是仲夏时节,植被茂密的大山深处,一点都感觉不到闷热,清新凉爽的山风吹进车内,很是惬意。
杨冠左胳膊搭在摇下玻璃的车窗上,双手扶着方向盘,嘴里哼着轻快的曲调,驾驶着自己家的五菱面包车,行驶在通往县城的公路上。
他的身后,父母手拉着手紧挨着坐在一起,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排的儿子,眼睛里是满满的幸福和满足。父母两人衬衣外边都穿着颜色鲜艳的马甲,表达着对宝贝儿子“马到成功”的殷切祝愿。
明天,是杨冠参加高考的日子。
为了让儿子能以最好的状态参加自己人生的第一场大考,父亲提前两个月就在县城的宾馆预定了两个房间,准备和妻子一起陪着儿子参加考试。
对于明天的高考,杨冠一点都不紧张,当然,他有不紧张的理由。
高中三年,他的成绩在全校两百多名应届生中,一直稳定在前五名之内。特别是在最后两个月的冲刺复习阶段,学校组织的三次模拟考试,他的排名一次第二,两次第一。
校长在毕业班高考动员大会上说,杨冠是今年全校冲刺北大清华最大的希望,只要考试的时候,能够发挥出平时正常的水平,他达到9联盟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应该没有任何悬念。
杨冠对自己的实力更有信心,离校回家准备高考的这两天,他除了睡觉,就是陪着父母神侃胡聊,对书桌上堆着的像小山一样的复习资料,瞧都没瞧一眼。
杨冠家里的条件在移民新村管区的三千多户人家里算是不错的,父亲几年前买了这辆面包车,平常走街串户倒腾一些核桃、板栗、木耳之类的山货,有时也承接一些包车业务。母亲经管着河滩的一亩多菜地,一家人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山里的孩子上学一般要比城里晚个一两年。杨冠上高二的时候就年满十八周岁,他给父亲说要学开车。父亲对自己唯一的这个宝贝儿子向来是有求必应,立马掏钱给他在驾校报了名。
一个暑假,不到四十天时间,杨冠一次性通过了所有科目的考试,拿到了心仪已久的驾驶执照。
高三的学习很紧张,学校每半个月才让学生们回家休息两天时间。只要回到家里,杨冠什么也不干,就惦记着帮父亲开车,全然不理会妈妈的唠叨。
杨冠的父亲不得不承认,刚拿到驾照的儿子,开车水平比他这个老司机还要好,杨冠的脑子反应快,动作干脆利索,预判能力强,没有这个年龄段男孩子常有的比较急躁、容易冲动的毛病。所以,把车交给儿子开,父亲是一百个放心。
移民新村到县城的公路是一条省道,虽说是山区,坡陡弯急,但路面平整,各种标志线清晰标准。
杨冠对这段路况十分熟悉。一年来,他在这条路上已经跑了十几个来回,帮父亲把收来的山货送到县城里的收购站。即便如此,他也不敢大意,始终把车速控制在六十码左右,神情专注地观察着路况。
前边就是老虎粱,是沿途海拔最高的一座山,翻过这座山,就能看到县城的高楼了。
这是一段比较陡峭的上坡道路,坡道的尽头是一个急转弯。面包车即将到达坡顶,杨冠准备换挡降低车速,对面弯道处突然冲出一辆白色的越野车,不仅速度极快,而且车身全部越过了黄色的分道线。
眼看两车就要相撞,杨冠本能地向右猛打方向,两车擦身而过的电光火石之间,他看到一张熟悉的脸。
“常勇!”
杨冠还没有来得及喊出这两个字,就在猛烈的撞击中失去了知觉。
… … … … …
杨冠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两天以后在省人民医院的病床上。
他头上缠满了绷带,只有嘴巴和左眼露在外边,右腿和左胳膊打着石膏,身上插着好几根管子。
随后的几天,杨冠在护士的嘴里慢慢了解到了一些情况。
面包车在老虎梁的弯道处撞上了路边的防护墩,翻滚到路基下二十多米深的沟道里,杨冠的父母被甩出车外,当时就没有了生命体征。而杨冠,由于安全带的庇护,侥幸保住了性命,但全身多处骨折,头部因猛烈的撞击导致严重的脑震荡,右半边脸部颧骨粉碎性骨折致使面部毁容。
杨冠的伤势很重,县医院收治后连夜转送到省城的人民医院。
护士说,现场没有发生车祸的痕迹,交警部门认定是单方事故。
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杨冠是在病床上度过的。这三个月,是他人生中最黑暗,最绝望的时刻。
杨氏家族多年以来人丁不旺,杨冠的父亲只有一个哥哥,也就是杨冠的大伯杨德才。兄弟俩人的关系很淡,每年除了清明节两家人会一起给祖先上坟祭奠外,平常几乎没有什么来往。
杨冠的母亲是从外地远嫁过来的,二十多年来她只回过三次娘家。杨冠只知道姥爷姥姥早已去世,有个舅舅在某个城市里做小生意,好像是开废品收购站的,但他从来没有见过面,也没有舅舅的联系方式。
杨冠父母的后事是大伯一手操办的,
杨冠的住院费也是大伯垫付的。
住院期间,杨冠只见过大伯两次面,杨德才都是在医院的再三催促下来缴纳住院费,顺便到侄儿的病房里转了一圈就匆匆地走了。
像杨冠这样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重病号,没有家属的陪护断然不行。医院和杨冠的大伯商量,是否请个护工帮忙照料病人的日常生活。杨德才说,连这些住院费他都是借遍了全村好不容易才凑齐的,哪里还有钱请护工,就麻烦医院的护士帮忙给照顾一下。
医院面对父母双亡,又没有其他亲人可以依靠的杨冠这样的病人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勉为其难地动员住院部的护士们献爱心,轮流照顾杨冠的生活。
事有凑巧,杨冠有一个叫做郭小青的小学时的女同学,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初中毕业后直接上了卫校,学的是护理专业,当时正在人民医院急诊科实习。她也不知道是通过什么途径道了杨冠的情况,找到了外科住院部,自告奋勇承担起了陪护杨冠的任务。
郭小青比杨冠小一岁,今年刚满十八,长得挺漂亮,一看就是个美人胚子。她性格外向,爱说爱笑。杨冠住院期间,她除了上班和睡觉之外,几乎寸步不离地陪在杨冠的身旁,比别的病人花高价请来的专职护工更尽心。
这时的郭小青单纯善良,她完全是出于朴素的乡情,出于对弱者发自内心的怜悯和同情,主动承担起了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杨冠的责任,她没有其他的想法,更没指望以后会得到杨冠的回报。
郭小青在杨冠以后的生活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她给杨冠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和烦恼。
当然,这是后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