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青春不后悔之奋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节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0节

    海滨格外开心,仿佛自己就是另外一个雷老板。醉醺醺的被几个兄弟抬回去了。

    这时候正阳他们可就没有这么幸福了,虽然过了春节,冰冷的海风还是让人直打冷战。他们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把将近两百吨的导管架平稳放置在预订的位置,看似简单,可是吨位大了以后,就会放大每一个动作,一百一十毫米粗的钢丝绳就连放置的位置都要想清楚。就连导管架的方向都需要船头绞盘的辅助。

    五百吨的大吊车吊着巨大的导管架,在空中,像极了那种电视里的泰山压顶的震撼场面。正阳他们仔细调整位置,经过几个小时的忙碌,终于顺利放置在预订位置。接下来就是在四个一米二粗腿子里插下钢桩,用来把导管架紧紧固定在海底,最后才是导管架上方放置平台的工作。巨大的吊钩把二十多米的钢桩吊在半空三个人拉着钢桩下边的麻绳,小心的控制方位,防止晃动过大。然后小心的对准比钢桩稍微粗一点的四个导管架腿子,把钢桩插到海床里。

    同时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把钢桩插入后怎么解掉绑扎点的卸扣。正阳是技术岗位当然不用上前干活,不过凭借年轻人的勇气和胆量,他还是自愿跟着张华一起乘坐吊车的副勾悬挂的吊笼前往十几米的高空。谁都知道解掉卸扣是一个又危险又辛苦的活。

    正阳 穿好救生衣,戴好安全带,把腰带系的更紧了,撇腿进入吊笼。只感觉到凉风习习,张华通过对讲机指挥吊机手升到卸扣的高度,准备拆卸扣。每个都有七八十斤重的大卸扣可真不是个轻快活。两个人合力拧下四十多斤的螺丝帽,然后小心翼翼抽出更重的螺杆,一根螺杆一个人抱着很费劲,生怕一个不小心掉到海里。两个人先是在螺杆尾巴上拴着麻绳,然后正阳一个脚跨出吊笼,一个脚在吊笼内,卯卯劲,把螺杆推出孔。张华顺势用麻绳把它拉进吊笼里,放在脚下。剩下的才是最考验人的,半米多高卸扣上的u型环一个人是抱不动的,只能在中间穿上麻绳,咬咬牙两个人一起把它抱进吊笼里。第一只卸下来两个人已经有点出汗了。正阳拿出烟一人一根点上,缓缓劲。

    拆卸卸扣最怕的是把这些这家伙一不小心掉在钢桩内,因为在钢桩内以后还要打井,有这些这家伙钻头是没法下钻的,这也是正阳他们格外注意的。

    傍晚的海面金光一片,俯视下去,船上灯火通明,机器轰鸣。大气磅礴的施工场面,让正阳感觉到真正建设祖国自豪感。深深吸进一口烟,狠狠吐出来:“来吧哥哥,最后一个”又开始进行拆卸下一个。

    顺利拆卸完成,回到甲板,天已经黑了。在海上干活是倒班制,有人白天干活,有人晚上干活,歇人不歇马,机器二十四小时轰鸣。其实兴奋的正阳是睡不着的。找这个聊两句找那个聊几句。

    在船尾看到张华正在收拾一个圆形的网兜,走过去问道:“华子哥,不睡觉干嘛呢?这是什么?”

    “我在船上借的螃蟹笼子,一会给你捞几只螃蟹尝尝,最新鲜的。”张华神秘兮兮的说道。

    两个人都知道船上不允许进行任何捕捞活动。但是茫茫大海,外人也看不到,有时候也是为了解闷,领导睁只眼闭只眼而已。

    放下螃蟹笼,只等明天早晨来收货。两个人坐在船舷边的缆绳桩上,正阳想起了水手的歌词,在带着咸味的空气中自由的呼吸,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正阳也有梦想,想成为一个工作上的强者。

    海滨带着两个跟班走进了新开的一个网吧,“千禧”网吧是个聚集了大量无所事事的年轻小伙子的地方。正阳进去后几个面熟的过来打招呼递香烟。

    网吧这个时候属于新鲜事物,特别收到年轻人的喜爱。也就成了这个小城市里年轻人聚集的场所。还可以和陌生人聊天,还可以玩游戏。这也是海滨,志武的主要消遣方式。

    一款叫传奇的游戏最近火爆全国,海滨也喜欢上了,每天一有空就玩,朋友之间讨论的经常也是传奇游戏。据说还有人老玩游戏赚钱呢。

    男孩子有钱有闲就会有女孩子主动靠近,海滨正在专心打游戏,一个女孩走过来:“斌哥抽烟”,女孩很自然的递过一根香烟,优雅的自己也点上一根。稚嫩的脸庞上鲜红的嘴唇格外明显,一头柔顺的秀发垂到肩膀,满身的香味呛了海滨一下。

    海滨抬头看着这个女孩老练的说道:“妹妹认识哥哥?玩游戏的话我请客。”

    女孩子坐在海滨旁边并没有玩电脑,而是和海滨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

    这个年代的女孩子大部分都是羞涩,内向的,这也是家长的教育方向。个别女孩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出来瞎混,自以为威风八面,可以在同学面前耀武扬威,而海滨自然就是他们的目标,长的帅,有钱,还是个有前途的社会大哥。找个这样的靠山是这种女孩子的直接目的。

    女孩儿是海滨喜欢的类型,高高瘦瘦,面容清秀。很快两人就哥哥妹妹称呼了。从此以后除了有小弟跟随还多了一个妹。

    正阳和同事们正在在海上紧张的施工,现在施工的主要任务就是打桩,一节一节,七十吨重的荷兰产液压桩锤吊在半空,起重工指挥司机师傅一点一点对准,把桩锤套进桩管顶部,然后启动液压锤击,每一下锤击都发出巨大清脆的响声,感觉整个船都在颤抖,一米粗的钢桩二十多米长,正在缓缓的被砸进海床。

    正阳看着头顶的桩锤,坐在船舷边正在和老师傅聊天,每一个经常出海的师傅都经历过几次惊险的事情,都有难忘的故事。他们从来不说进海施工,都说出海干活,充满了敬畏和对生活的希望。老船员更是有很多的讲究,不说翻字,不说死字。正阳听着,也记在心里,祈祷自己以后的日子可以平平安安。

    忙碌一上午又开饭了,最近几天每天都吃米饭,让正阳这个山东人感觉胃口不舒服,来到厨房问厨师:“师傅,怎么没有馒头,不是带了不少馒头么?”后边几个人也跟着一起问道

    厨师徐师傅不太好意思说道:“不好意思师傅们,我忘了带篦子了,有馒头没法热。实在不好意思”一脸的歉意。

    “哈哈,原来是这样,你怎么不早说,这种事还能难得住咱们?现在除了枪支弹药咱们自己生产不了,剩下的没有咱们不会做的。”班长李宾说道:“下午我就做两个,晚上一定吃上馒头。”

    没有咱们工人师傅克服不了的困难,管工,铆工,电焊,气割样样俱全,样样精通,正阳为自己在这样的单位工作自豪。

    下午四点多班长李宾就拿着做好的篦子四处炫耀。篦子使用打磨干净的焊条焊接而成,篦子中间还有一个用整块铁皮敲击而成的五角星。五角星几条中线笔直,边缘齐整,五个角大小一模一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工厂里冲压而成。

    “兄弟,哥哥做的篦子还可以吧?别的不看你就看中间这个五角星,这手艺怎么样?”李宾趁着休息,做好篦子四处找人闲聊。给死板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每天连续的施工,进度很快,就差最后两根桩,正阳他们也已经因为每天十二小时的施工精疲力尽。天气预报通知六个小时以后大风警报,必须撤离此地,赶往“烂泥湾”避风。这也是这几天正阳他们期待的,可以好好休息几天了。

    打桩工作里最累的应该就是电焊师傅,钢桩直径一米多,厚度三十度毫米,焊接量很大。四个电焊师傅,站在临时搭建的小平台上连续不断的焊接三个多小时才能完成一道口。有时候需要一人一包焊条。所以平时的一些零零碎碎的零活都不会有人找电焊师傅。能让他们多休息会也是好的。

    施工更加紧张,必须在大风来临之前把最后两根桩打进去,然后撤离。其实正阳已经能感觉到大风来之前的紧张气氛了,平静的海面开始看到逐渐变大的海浪,吹在脸上的风不再是冰凉,而是带着水汽的冰冷刺骨。轮班休息的人不用叫,都出来收拾工具,开始固定甲板上的各种临时板房,关闭各个房间窗户的防浪板。正在值班施工的两个老师傅每个人表情严肃,站在护栏边守护着正在临时平台上焊接钢桩的四个电焊工。临时平台下边就是波涛起伏的大海,咕咚咕咚的海浪冲击着下边的导管架,本来蓝色的大海变成了深蓝色,好像地狱的窗口,摄人心魄,完全没有电影里的浪漫感觉。电焊工头戴面罩,手拿焊钳,基本是除了年前的焊道什么都看不到。他们才是最危险的,就怕一个不注意掉到水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