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亲王一级皆有封地,是为封国,只是但凡有封地的王爷成年后都必须前往封地就封,并且没有诏令终其一生不得踏入京城半步,否则视为谋逆。
先前崇祯大叔晋升刘鸿渐为郡王时压根就没提封地一说,原因很简单,因为大明需要他,崇祯也不希望这么一个臂膀般的帮手跑到封地里了此一生。
只是这个问题现在又到了朱慈烺这里,他也不希望刘鸿渐有封地,因为大明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二人处理,倘若刘鸿渐跑路了,朱慈烺肯定会认为这厮跑出去就是想丢下大明自己去享乐。
他一点也不希望以后出了事儿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面前这个比他大五岁的男人曾帮助大明渡过最困难的时期,对于他来说是兄长、也是妹夫、更是亲人般的存在。
但既然受封亲王就有拥有封地的权力,他不是崇祯,不论从威严上还是年龄上,朱慈烺自认为不如他父皇,所以他未免二人间产生间隙他还是决定问一问。
虽然他知道他的刘兄肯定会帮他。
只是刘鸿渐一句话彻底击碎了朱慈烺的直觉。
“呵呵,臣倒是想要一个封地,你猜猜是什么地方?”刘鸿渐将朱慈烺的疑问句又变成了反问句。
“什么?你真的要离开朕?”朱慈烺腾的一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并一脸的惊诧。
他本来以为刘鸿渐会说暂时不想要封地,或者会问来一句‘皇上觉得臣该不该要封地’,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然后二人继续精诚合作中兴大明。
但刘鸿渐一句还真是想要一块封地可把朱慈烺吓了一跳。
这意味着以后就没人帮他开疆拓土了,他对那些个将领们又不太熟悉,而且信不过。
也意味着以后出了大事身边连个能商量的人都没了,内阁的阁臣们虽然竟然丰富,但却大多是官场上见长。
比如改革大明现有的弊端,即便把所有臣属都绑在一起,也没有刘鸿渐一个人的建设性意见有用,问题的关键是不少臣属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但就是不提也不改。
“身为皇帝,如此咋咋呼呼的成何体统?快坐下吧,还真的要离开你,拜托我可不搞击!”
(ex){}&/ 但近眼一看是皇帝和今日刚晋封的秦王殿下,直吓的差点摔个跟头,闻听二人要来祭拜先帝,本来还想以礼制压天子,见二人身后还有一群虎视眈眈的虎贲营护卫,屁都没敢放就放了二人进去。
酒劲儿一上来那是真能放得开,估摸着是真想念崇祯大叔了,没过多久太庙内就响彻了二人撕心裂肺的哭声。
直听得门外庞大海以及虎贲营护卫们心塞塞,作为皇帝身边的人,他们早就习惯了朱慈烺的诸多不良习惯,也都见怪不怪。
过了不知多久,嚎叫声逐渐消失,待庞大海悄摸进了太庙后发现二人都倚着桌子睡着了,酒壶里的酒还撒了朱慈烺一身。
庞大海本想将朱慈烺抬回乾清宫、秦王送到西山,但又恐二人被折腾醒了后怪罪,恰好太庙内有间卧房,在虎贲营长官的建议下,庞大海干脆轻手轻脚的将二人都安顿在了卧房中。
第二天一大早,刘鸿渐从醉酒中醒来晃了晃脑袋。
“卧槽,我这是在哪儿?咦?皇上?皇上!”刘鸿渐四处瞧瞧发现朱慈烺就躺在不远处的小床上,仍旧还在呼呼大睡,便喊道。
不多时朱慈烺也醒了过来,二人突又想起昨晚的荒诞行径,竟相视一眼不自觉的哈哈大笑,但又意识到这里是太庙,大笑不太合适随即又都闭上了嘴。
待出了太庙,朱慈烺似乎又想起了什么。
“刘兄,昨晚你还没告诉朕,究竟想将封地选在何处?”但见刘鸿渐告别后已经打算出宫回家,朱慈烺急忙问道。
“东瀛!”
……
ps:兹认为,人都是逼出来的,这句话没毛病吧,不逼自己一把我都不知道自个一天竟然能写这么多字,马上就是2019年的最后一天了,我还想继续写下去,再次感谢今天打赏本书的诸位朋友,最后一天了,来次狂欢吧,我会继续写下去,干到大天亮!
------------------------------------------